王克楠《六十而立》朗读者 楚歌

王克楠《六十而立》朗读者 楚歌

2017-01-21    14'53''

主播: 向度有声文学

282 11

介绍:
作者:王克楠 朗读者:楚歌 昨天是我的生日,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儿子,你到了而立之年了。” 哦,今年,妈妈九十岁,我六十岁,六十岁的儿子和九十岁的老母亲有说不完的话。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我对妈妈说,我都六十岁了,耳顺了,很多事情可以忽略不计了。妈妈并不赞成我的想法,妈妈说,我都九十岁了,都不会对任何事情都过得去,“过得去”得有底线。妈妈赞成鲁迅先生的“一个都不宽恕”的精神,说人活得认真了,才有味道。 妈妈活到了九十岁,依然保留读书看报的习惯。妈妈虽然人老了,思想并不老。我喜欢和妈妈聊天,算是一种二人“沙龙”,我们聊的范围很宽,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都可以从中找到聊的话题。聊的最多的是中国历史,中国的历史很长,有取之不尽的谈资。妈妈不是政治家,对历代君王治国之道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道理——做人的道理。 妈妈对孔孟之说,还有曾子、墨子这些先秦思想家的修身之道很有兴趣,津津有味,比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比如《论语》中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等古代名言,妈妈背诵如流,还能结合生活里的实际向我做解释。 妈妈年轻的时候眼睛近视,老了,也眼花,读书看报,戴着老花眼镜,如果遇到小字,看不清,就再用放大镜帮忙,挣扎着看。妈妈说,“人老了,脑筋不能停下来,多动脑筋,不容易老年痴呆。”妈妈知道我喜欢文学,鼓励我勤奋写下去,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妈妈说人这一辈子不可能做很多事,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行了。妈妈常常让我向那些高寿的文学家学习,学习巴金,学习谢冰心,学习周有光…..我纠正老妈妈说“周有光老先生是语言文字学家,不是文学家。”妈妈显得有点不讲理,说,反正都是舞文弄墨的。 和妈妈聊天,能清晰地感到妈妈的思路宽阔和思维敏捷。偶尔会与妈妈有争辩,妈妈总是能做到观点鲜明,论据详实。我对妻子说,如果我们二三十年后,能有妈妈的思维状态,那真是天赐的福气。妈妈虽然老了,依然想着国家和民族的事情,想着世界上那些处在局部战争和动乱折磨中的人们,为他们的安康虔诚地祈祷。有一些老姐妹过来聊天,她们喜欢听妈妈聊烹调,不喜欢听妈妈聊国家大事,私下会说妈妈“不着调”,我倒是非常喜欢妈妈能在老年之境,还能保持这样的思维宽阔度。妈妈非常痛恨上个世纪侵略中国的日本侵略者,妈妈是河北邯郸市人,当年日本飞机轰炸邯郸城,许多街坊被日军飞机炸死了,胳膊腿挂在树枝上,这样噩梦难忘!妈妈做梦还能梦到房倒屋塌的模样。 妈妈是在1948年参加工作的,是离休干部,她无论在离休前在单位上班,还是在离休后回到家里,她会裁剪,会理发,会修理自行车,尤其擅长烹饪,信奉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口碑一直很好。妈妈虽然口碑好,官职一直不高,到离休的时候,还是个股长。我们中国是一个讲究“仕途”的国家,而我和大哥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原因,都没当成官,我工作到今年退休,不过是一个科级干部。妈妈的老同学搞聚会,大都喜欢炫耀自己的子女当了哪个级别的职务,而我的妈妈并不因为我们哥俩没有当成官而自卑,依然骄傲地说,我大儿子是硕士,二小子自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妈妈真的不在意我们的职务有多高,而在意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尤其是要做好容易被人忽略小事情。 妈妈不在意我在“仕途”上的进步,却在意我在文学写作上的进步。妈妈对我担任了一些“文学职务”不以为然,说那些东西都是虚的,把作品写好才是实的。对于我写的散文,无论是发表,还是不发表,妈妈大部分要看,并且能提一些很中肯的建议,比如说,写东西不要太花哨,不要写得太长,不要把读者当成笨蛋……等等。我早年的文字比较直白,妈妈告诉我要多读少写;人到中年,曾经下海经商,妈妈提醒我不要放弃写作;2000年后,我在散文写作上一发而不能收,妈妈又告诫我一定要少写、精写。几十年来,妈妈是我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和提建议者,也是我的良师益友。2006年我在南京出差,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在她在 一份老年报上见到了我的散文《草堂的温度》,说这篇写的好,但是儿子你不要骄傲。 世界的妈妈都对自己的子女充满母爱,我们姊妹四人在妈妈那里得到的母爱却是理性的,因为妈妈总是让我们——自省,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自省,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自省,要反省哪些事情做对了,要坚持;哪些事情做错了,就要坚决改正!妈妈自己带头自省,在她刚离休那几年,写了《一个普通女人的一生》的自传。妈妈说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只要坚持自省,就会少办一些错事。我生活在邯郸,妈妈生活在呼和浩特,在没有手机的时候,就通过书信和妈妈交流;有了手机,妈妈就直接打电话“训导”我,鼓励我经常自省,做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 妈妈总是提醒我们姊妹四人,不要浪费时间,能够抓紧时间做事的人,可以一生当做三生去过;如果虚度光阴,一生只能当半生来过。由于我的资质比较迟钝,妈妈对我训导和检查就更多一些,看我每日清晨闻鸡鸣而起床写东西,就十分高兴;如果我找理由一个月也不写一个字,一定会提出严厉批评。对于年龄的压力,妈妈时常为我减压,说六十岁到七十岁之间,一个人的心智会更成熟,更容易出好作品,千万不要放松啊。妈妈不太赞成孔子对人的生命状态的描摹,说,知天命到五十,就有些晚了,一个人四十岁就应该知道自己的天命,至于六七十岁,只要身体允许,还是应该奋斗一番的…..所以,妈妈决不允许我以“花甲之年”而放弃奋斗。 今年春节吃年夜饭,妈妈为了鼓励我,说,儿子,除夕夜钟声响的时候,儿子就六十岁了,老妈送你四个字吧,我赶紧问哪四个字?妈妈吃了一口饺子,缓缓地说——六十而立。 六十而立,这是妈妈送我的多么珍贵的礼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