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写作是讲缘分的事》朗读:楚歌

陈果《写作是讲缘分的事》朗读:楚歌

2020-07-25    09'53''

主播: 向度有声文学

432 3

介绍:
写作是讲缘分的事 作者:陈果   朗读者:楚歌    年前,我在川西汉源梨园乡大地村采访。结在梨园枝头的苹果超级好吃,主人不无得意地说,当地果子原来也是大路货,前些年从山东寿光引回来一批枝条,新芽嫁接到老树上,朴实无华的果子长出糖心,乌鸦变了金凤凰。主人话音刚落,我接到一个电话,说拙作《达瓦更扎》入围“大地文学奖”,颁奖活动的举办地,正是寿光。   写作是讲缘分的事。芦山地震三周年前夕,我去夹金山下的硗碛藏乡采访灾后重建。女主人阿占和我闲聊,说她一个人种着六七亩地,在不是旺季的多数时候,就像我去的那天,四层楼的乡村酒店,大堂经理是她,收银员是她,打扫客房的也是她。而她的老公江措在外面“穷大方”,地震时一抬手就捐出去几万,这都不说了,为录制一首宣传本村旅游资源的MV,不由分说拉着她到信用社贷款二十万元。她的话几个月后还在我耳朵里隆隆作响,当年七月,我没忍住再次去了硗碛。深挖细刨中得知,江措是村支书,也是一个小老板。为了打通通往达瓦更扎牧场的公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江措垫资上百万元,修路十一公里。也是缘分到了,这条路被搬上了媒体。达瓦更扎由此受到各方关注,进而引来近亿元投资,海拔四千米的高山牧场摇身变成360度观景平台,成为名动四方的热门景区。   和江措的故事相遇是缘分,将它记录来的冲动推敲心门是缘分,借文字之桥,江措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这是更大的缘分。   对一个写作者来说,书写什么主题或内容,代表了他的价值立场,也体现了他的文学信念。多数时候,我喜欢选择那些充溢温暖色调、散发人性光辉,带给人感动、希望与力量的故事作为创作题材。并非因为这是生活中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恰恰因为我们置身其中的生活复杂多元,潮湿、阴冷、沉闷的角落并非十年九不遇,我们才要用光和热去照亮它,风干它,激活它,让人心变得轻盈,变得柔润,变得有容有爱、不激不厉。换个角度来说,对于那些光明的持有者、温暖的传递者,我们有必要给予保护乃至呵护。这未必是他们所愿,却一定是我们所需。这正如一支蜡烛,点亮它守护它的是我们,得到光明的也是我们。   不是蜡烛希望被点燃,而是我们自身需要被烛光照亮。体悟到这个道理,同样得益于一次遇见。2019年就要结束的时候,我在大凉山上二坪村采访脱贫攻坚。村支书铁拉阿木说,二坪的变化算得天翻地覆。他举了一个例子,为自己的观点作证。三十年前,二坪村没有学校,绝大多数村民是文盲,也是法盲。村民木机也子因为一件小事,一连夺走六条人命,幸亏名叫呷呷勒学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将他制服,事情才没有变得更坏。结束对村支书的采访我就要回家了,再巧不过的是,接我下山的出租车司机告诉我,等我下山后,他要马不停蹄去接应英雄。被当地人直呼“英雄”的人就是呷呷勒学,听他这一说,我没忍住搭他的便车去追了一次“星”。身材魁梧的呷呷勒学听司机说我是记者,一时竟激动得泪水在眼框里打转:想当年好多记者报道我啊,事情过了三十年你还来采访我,高兴!我说,不管过了多少年,英雄还是英雄。这一句话,我几乎是不假思索说出来的。事后想想,说得大约不错,却还不够到位。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英雄,这种需要,远远超出了英雄对于我们的需要。既然需要,总要做点什么才好吧?比如用文字写下他们的故事,让人们知道他们,让他们知道人们需要他们,让更多的人敬重他们、呵护他们、成为他们,而不是像一个等着摘吃苹果却不知道给果树浇水、施肥那样目光短浅、没心没肺。   被叫作“英雄”的呷呷勒学是一束光,盘旋在达瓦更扎的通天路是一束光,所有让人心得到抚慰与成长的人和事,都是值得我们凝视、珍惜并尽己所能向久远处递送的亮光。每一次与光源的相遇对写作者来说都是难得的缘分,作为最先或者比较早地被照亮的人,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被照亮、被感动,让更多人眼底和心中生起暖意,让我们的周遭世界更加可爱、或者少一些不可爱,这是我们渴慕与追索的,也是需要我们培植与浇灌的。毕竟,从现场出发的文字更容易抵达真实,也更容易接通读者的内心,而现场、真实、内心,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