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老百姓生了病,都愿意奔向大医院。究其原因,是奔着大医院的专家、设备、环境等优质医疗资源而去。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的结果,既增加了百姓的就医成本,也让大医院不堪重负,难以集中资源和精力开展高精尖医疗服务。
今年,我省下决心建立全省有序就医的“医改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切实下沉,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今天的《今日观察》请听:《医改新模式,破解群众看病扎堆难题》。 采访记者蔡华琳。
日前,甘肃省人民医院9名高级职称专科医师组成的帮扶团队入驻永登县人民医院。拉开了我省省级医院医师率先开展分级诊疗、多点执业的序幕。也标志着我省进入有序就医的医改新模式。专家们的主要任务是全力帮助永登县人民医院建设呼吸科、心内科、五官科在内的九个科室。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华:(录音)主要目前解决基层医院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像我们这些专家能够下去,为当地的人民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在他的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专家的服务。下去以后呢还要为当地医院培养水平比较高的医疗队伍。当地的人民就更加受惠了。
甘肃省睡眠医学中心主任、省人民医院鼾病科主任谢宇平:(录音)作为专家的身份来说,我个人喜欢到基层医院来走一走,跟基层医院的大夫共同来解决当地病人的问题。
据了解,省人民医院今年将选派260多名副高职称以上专家下到基层,在24个县区开展分级诊疗、多点执业,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宁:(录音)是要求我们的医生带着学科建设和人才配养的任务来的,而不是仅仅看几个病人,做几台手术。考核他在底下工作的成绩成效,同时,我们还是要以当地的医生医院和当地百姓的满意度来考核我们多点执业的医生在底下做了什么。
目前,我省80%病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应该是在县域范围内解决,却拥堵到城市大医院治疗;25%的转外就医患者,花掉了56%的新农合资金,使老百姓看病更难更贵。照此下去,基层医院在萎缩,大医院在盲目扩张,专家疲于应付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利于医学新学科、新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决这种现状,今年,省卫计委围绕分级诊疗制定下发了13个系列文件,根据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疾病谱排序分析数据,为县级医疗机构确定了100个分级诊疗病种,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定了50个分级诊疗病种。要求100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县级医院解决,50种常见病在乡镇卫生院解决。我省规定“万名医师支农工程”医师、省市级医疗机构副高级以上职称医师、县级医疗机构中级以上职称和五年以上住院医师必须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并做到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对口医疗机构。其中省市级医院医师在县级医院注册执业,县级医院医师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册执业。通过省(市)帮扶县、县帮扶乡的联系关系,每年安排1000名副高以上医师下到基层,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培养2000名专科医师,并加强专科建设、打造优势专科、健全完善诊疗科目。全省三年将有3000名左右的副高职称以上专家、6000名左右的县级医疗机构医师分别到县乡为当地百姓看病,帮助提高农村卫生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在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固定、有序、紧密的多点执业关系。确保90%左右的患者在县域内得到安全、有效的诊疗。加快形成“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再转诊”的良性就医秩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郭玉芬介绍,(录音)现在明显地感受到大医院去看病一床难求,一号难求这种情况。一个小病他也要跑到大医院来找专家看病。因为一方面是基层的服务能力弱,一方面是老百姓要找专家。看病的费用本身就高,看病以外的其他费用成本就更高了。这样,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就是另一种表现形式了。所以我们这次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