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法官端坐在法庭上办案的你可曾见过他们坐在农家的热炕头上审理案件,近日,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一家农户家中,基层法官贾莉英和她的同事坐在炕头上调解一起离婚案件,今天的《今日观察》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炕头上断案的法官。采写记者冯光锋。
今日观察5——29 冯光锋 8分56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了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卖家集镇,法官贾莉英坐在一户农家的炕头上正在调解一起离婚案件,从事法律工作20多年的她是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法官,她告诉记者,和政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回族和东乡族占绝大多数,对于穆斯林群众而言,去农村坐在百姓炕头上话家常,才不会有距离感,更容易调解纠纷。卖家集镇法庭庭长贾莉英(录音1 特别是东乡民族的,去了之后你不上炕人家也就与你有距离感,你的法律文书人家也不愿接受,也不愿听我们的解释,你上去了坐在他的炕上,不管他的炕干净还是比较脏,你只要上去了坐下,他就觉得你这个工作人员有一种干工作的诚恳态度,这样我们解释法律规定,再给当事人解除他的心结,他心里想的我们了解沟通,好多的案子都得到了炕头的调解。)
几张旧桌子组成简易审判庭,国徽摆在方桌正中间,法官坐在炕头上,书记员趴在炕桌上做记录,原、被告各坐一边,一个简单而又严肃的法庭就这样布置好了。当天,贾莉英和书记员在炕头上顺利调解了这起离婚案,原本矛盾较大的双方达成了协议离婚。贾莉英说今年以来他们一直在农村巡回调解办案,目前已经调解了30多起各种纠纷,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原有的法庭闲置了,审理的案件明显减少了。
和政县人民法院院长妙应征(录音2 坐堂问案,老百姓来了以后不能热情接待,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群众和法官之间的距离远以后,咱们化解社会矛盾这一方面的作用有时候发挥的不是十分充分,所以我们提出每一个法庭每一个法官在审理每一个案件的时候,尽量的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到群众家里面办案,到田间地头办案,到群众中间去办案。)
家住和政县30里铺南阳山村的马乌泽乃与妻子马敏乃本是一对恩爱夫妇,婚后育有一子,两年前的一天,因为家庭琐事发生矛盾后,妻子马敏乃一气之下扔下年幼的儿子回娘家居住,与此同时也向和政县人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法院受理此案后认真分析案情,法官们多次深入当事人家中,详细了解夫妻离婚的真正原因,并一遍遍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做两位当事人和家属的思想工作,院长妙应征也和法官们一起走进当事人家里,坐在土炕上用一句句通俗朴实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身边的一个个因为离婚而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妻离子散的案例用心劝解。妙应征(录音3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要为一点小事,婚姻上有不好的,以后要劝着好好的,小伙子你看多精神,前途还远大着呢,以后的生活还往前奔。)在法官们耐心的调解下,心事重重的马乌泽乃和马敏乃冰释前嫌,重归于好,而双方当事人的家属,对两年来为他们的家事操碎了心的法官们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录音4 人家调解着好了,希望两个人好好过,把法官的一片好心不要辜负了。)
家住和政县卜家庄乡前坪村的马麻二,由于受他人挑唆,经常和年迈的父母吵架,矛盾日集月累,马麻二明确提出不愿再赡养两位老人,无奈之下两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将不孝之子告上了法庭,法院在最快时间受理了案件。为了方便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诉讼,也为了达到审结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办案的法官们背着国徽,驱车10多公里,将法庭设在了两位老人的炕头上,左邻右舍的乡亲们也闻讯赶来旁听。在近3个多小时的案件审理中,法官们宣讲了赡养老人的有关法律和社会公德,对马麻二夫妇不孝敬父母、不赡养老人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经过耐心细致的法庭教育,马麻二夫妇被法官们的办案精神所感动,当场向法庭承诺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好好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生活上抚慰他们,让两位老人安度晚年,两位老人也原谅了儿子儿媳的行为。马麻二(录音5 我们家里和我父母亲闹了矛盾,法院说了调解了,以后我好好的服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和政县这样一个基层法院的法官来说,下乡办案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在和政的农村他们所处理的大多是民事案件,而且以离婚诉讼案件居多,由此案件的调解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普通的民事案件法官们通常要跑很多次才能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想法。
家住和政县狼土泉村李家沟社的徐涛、关桂梅夫妇,一直由于性格不合导致家庭矛盾好多年,2014年,两人实在无法生活,向县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接到案件后,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受理,法官既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又结合风俗民情,用最乡土的办法、最朴实的话语,用人情伦理和亲情,讲解相关法律和道理,五次三番来回奔波与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调解。(录音6 作为一个家庭夫妻两个人和和睦睦的,作为男同志心胸宽广一点,对女同志要体谅,女同志也要体谅男同志少唠叨,琐碎的话少说一些,两个人和和美美的把家里的大事情多商量,多沟通,家庭和和睦睦的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们的娃娃健康成长,将来有所作为为国家做些贡献这就是我们的幸福,所以我们要互相体谅互相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法官们的不懈努力下,之前还态度异常坚决,情绪十分激动的徐涛、关桂梅夫妇终于冰释前嫌,重归于好,两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徐涛(录音7 我们的这个事情法院的天天跑着来,关心的很,我自己有错,犯了错误改正好好的把孩子养大,以后再不打仗了,我保证书上写着呢。)
关桂梅(录音8 法院来到我们家这样劝说,如果我老公诚心诚意的改正的话,我就看在孩子的份上,我们就在家里好好的过日子,好好的把孩子养大成人。)
徐涛母亲(录音9 法院的同志以趟趟上门为了我的儿子儿媳妇,操劳着来了,这是为了我们的这个家孩子们谢谢了,这个媳妇离了婚孩子就没有妈妈了,出去了别人会说这个娃是没娘娃。)
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和政县法院认真转变工作作风,积极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充分发扬马锡五审判精神,改变以往坐堂问案的传统模式,炕头上断案,田埂上说法,不仅让当事人消除了在正式法庭上的恐惧紧张感,拉近了法官与当事人的距离,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而且还起到了审结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树立了人民法院和法官良好的社会形象,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