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请听《“漫灌”变“滴灌”“输血”更“造血”》

《今日观察》请听《“漫灌”变“滴灌”“输血”更“造血”》

2015-07-05    09'11''

主播: FM786316

15 1

介绍:
(主持人):双联行动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有限的扶贫资源应该投向哪里? 产业扶贫到底应该怎样扶?在永靖县关山乡,我们看到了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精准扶贫”这一课题上做的思考、下的功夫。今天的《今日观察》请听《“漫灌”变“滴灌”“输血”更“造血”》,采访记者冯光峰。 (录音 今日观察6-25冯光锋 8分37秒) 录音1(精准扶贫就是要定点,精确到这家子,咱们关山这个地方我考察了一下,就适合养鸡。)正在为村民们讲解的是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双联干警孙永红,双联工作开展后,他又多了一个称号——“点子王”。永靖县关山乡山大沟深,家家户户靠种百合、玉米、土豆等为生。2012年,孙永红在永靖县关山乡驻村时发现,当地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要脱贫,就要找到适合她们致富的路子。录音2(我到了这儿来了以后,发现好多留守老人,她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除了种地,后在我说那么多的同事朋友和她们说说,他们一家子拿出500块钱来支援他们,让她们去养鸡,在年终的时候都有一个好的收成。) 孙永红说没想到他在朋友圈里和法院工作群里发的微信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一时间恢复微信、接电话、收钱、送钱让他应接不暇,而8户村民养鸡的事情马上就开始了,一晃四个月过去了,当初村民们从市场上抓来的小鸡已经出栏变成了一沓沓现钱。这一做法不仅降低了群众养鸡的成本,也让投资者可以获益,养的鸡又是绿色环保鸡,是个“三全其美”的办法。 2012年,徐家湾村村民王国虎一家用双联干部孙永红送来的200元帮扶金购买了20只小鸡,到了年底,王国虎仅养鸡这一项净赚2000多元。2014年王国虎因车祸导致腿部残疾,一家人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正在发愁的时候,孙永红又一次支持他们夫妻养鸡。王国虎(录音3 我们这个地方农村就是养些鸡,成本也不高,成活率也高,在一个收入也高。我身体不好,腿子也不行,双联干部这两年让养鸡,这两年养的很好,光这20几个鸡大概就是二千六七,等我腿好了以后,我盖些房子把院子扩大一下。)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军(录音4这样瞄准每一户的具体困难,靠农户自身的力量,靠我们干部的爱心和我们大家的智慧,帮助她增加收入走出贫困,使老百姓能够振奋精神,使我们的干部更能够贴近老百姓。) 王国虎这个成功的例子让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双联干部看到了精准扶贫,帮助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希望。通过三年的经验积累,目前,关山乡的家庭养鸡已经涉及三个村26户贫困户。 在永靖县关山乡南堡村,村民星有芬也是养鸡的收益着(录音5 孙书记是不是经常到你家来?嗯,他来干什么?就是帮助养鸡,你这样了多少鸡?养了30几只,怎么样效益?挺好的,你赚了多少钱,赚了2000多块钱呗,不错,就是挺好的。)星有芬说以前自己在家里也就是干干农活,种种庄稼,看看孩子,一年到头自己手里没有一点闲钱,现在有了养鸡这个门路自己的心思也活了,想着以后再多养一些。孙永红(录音6 通过养鸡不但要提高我们老百姓的收入,还要让他们动起来,我们要把“输血”工程变“造血”工程,不能等靠要。) 联村联户不走过场,驻村入户不流形式,2014年,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派出15批,359名干警走村入户,通过组建联村工作组、选派驻村联络员、建立推行干部轮流驻村制度等途径,不断推进双联行动持续纵深发展,各联村工作组和联户干警发挥优势、各尽所能,使贫困村、贫困户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院机关连续两年被省委评选为双联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2013年、2014年全省双联工作民心奖。使联村联户真正成为培养优秀青年干警的熔炉,惠民富民的连心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军(录音7 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极大的丰富我们这些法官的社会经验和社会经历,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干部,强化双联双赢的措施)。 2015年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保持原有的七个联村工作组和干部联户格局不变的基础上,新增加武山县两个联系村,并配套成立两个联村工作组,每组、每批安排5名左右的干部连续驻村15天。并要求各联村工作组和各部门要根据联系村的实际,对照 “六大任务”、“三大工程”的总体要求,切实增强联系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好精准扶贫的指导员、项目实施的协调员、政策法律的宣传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员,下功夫改善当地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新上一批水电路气房项目,推进农田水利、农村道路、梯田等重点设施建设;下功夫解决民生问题,积极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影视等事业发展,帮助建设一批民生工程,切实使贫困群众上学、看病、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得到有效解决;下功夫培育富民产业,推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努力把优势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做精,力争使每个村子都能够培育形成一个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主导产业或拳头产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眼下,在关山乡,双联干部与老百姓一起结合实际困难,想办法,谋发展,一条条适合当地发展的致富路正在铺就。而对于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来说,帮扶的力量还要源源不断地注入下去。为此,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多次组织双联干部学习先进经验,并深入群众家中,与老百姓交流、探讨。每个人在收获精准扶贫好做法的同时,也多了对未来工作的思考。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审判员田荣(录音8 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也要考虑想一些不同的办法,让每一个帮扶对象都能有很大的收益。)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许功文(录音9 怎么能够不耽误这半个月的时间,踏踏实实的真的能为老百姓想一些点子,这也在困惑我们,我们也在好好的思考这个事情。)法官孙永红认为,关山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不仅盛产享誉国内外的百合,还有太多的旅游资源等待开发。(录音10 养鸡只是一个点,后面还要持续发展,在一个旅游业,我们这个地方有我们永靖最高的八棱山2860多米,到我们这个地方来看看我们关山,吃吃我们关山的红玫瑰土豆,还有我们的关山风景区都非常好。) 如何将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切实增强联系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每个工作组都为联系村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每年都使联系村的面貌和联系户的实际生活水平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精准扶贫找准落脚点。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军(录音11 原来我们帮扶贫困户的时候总是在物质上解决给与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要求就是按省上的一户一策,到年底干成啥样了,然后再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