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兰州黄河之滨的甘肃大剧院,自2011年落成运营至今,已然成为兰州人耳熟能详、心之向往的精神文化殿堂。五年来,这座本土文化地标不仅为当地老百姓引进了中国国内外一流演出剧目,引领了金城观众文化消费新风潮,用艺术温润城市,与此同时,其开拓文化产业的触角也在逐年扩展延伸。迈入第五个年头,甘肃大剧院又会如何活跃甘肃文化演出市场,拓展经营剧院经济,从而打造甘肃乃至西北新的文化新名片?今天的《今日观察》请听“用艺术温润城市”,由甘肃台记者刘芸采制。
3月24号,跨越春夏两季,囊括20场国内外精品演出的甘肃大剧院 2017黄河之韵艺术节即将拉开帷幕。在近五个月的演出周期里,京剧《锁麟囊》、歌剧《巴洛克狂欢节》、相声专场《嘻哈包袱铺》、舞剧《兰花花》、科普互动剧《恐龙乐园》、舞剧《孔雀之冬》等国内外优秀剧目将陆续上演。在甘肃大剧院召开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甘肃大剧院演出部经理李颖透露,本次艺术节将邀请杨丽萍携其作品《孔雀之冬》前来助阵,这场预安排在八月中旬的演出将是杨丽萍及其作品第三次登上甘肃大剧院的舞台,也是本次艺术节最受期待的演出之一。(录音)《孔雀之冬》就是取了舞剧《孔雀》中第四幕《冬》的一幕,独立成章。大家都知道,孔雀,一直是杨丽萍追求和塑造的舞台形象,这部剧中将有她全新的思索和叩问,解读了生死的命题和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一部会让人看得落泪的演出。舞美主要采用黑白冷色调,较孔雀炫丽的舞美色彩显得更加大胆。给观众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这部戏是由杨丽萍亲自领衔主演,而且是连演3场。
在即将启幕的本届艺术节期间,戏曲经典《锁麟囊》将由国家京剧院和省秦腔艺术剧院分别以京剧和秦腔不同的形式接连上演,从而拉开本届艺术节演出的大幕。这种安排可谓别出心裁。甘肃大剧院演出部经理李颖(录音)大家都知道,在过去的五年,我们始终秉承扶持本土地方艺术院团的文化发展,给地方院团提供传播文化艺术的窗口和平台,同时又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把中直、省直院团同时邀请来到甘肃大剧院,作为我们剧院本身来说,在促进文化艺术交流的同时,更多的其实是我们的一种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
新春演出季、艺术节和金秋演出季这种“一节两季”的演出模式是甘肃大剧院五年来探索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演出模式和品牌项目。为使当地观众能和国内一线城市的观众一样,能在同一时间欣赏到世界级剧目,甘肃大剧院在引进剧目时,始终把目光投向前沿、高端的演出项目,名家、名曲、名剧在“一节两季”演出中集中推出。这些优秀剧目落地兰州,对培育和活跃甘肃文化演出市场起到了推动和引领作用。甘肃大剧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左冬梅介绍说(录音)五年来,甘肃大剧院已先后组织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国家级、国际级经典演出剧目540余场,接待观众50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超80%。通过持续引进高雅艺术精品演出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美丽甘肃”“文化甘肃”的城市发展战略。五年里,剧院先后引进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国内优秀经典剧目300余个,其中A类剧目超引进剧目总量的50%。
不仅如此,甘肃大剧院还陆续大胆引进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猫》《妈妈咪呀》《音乐之声》,填补了甘肃音乐剧演出市场空白,更是一次次掀起了金城音乐剧观演热潮。杨丽萍、李云迪、小野丽莎、马克西姆等中外艺术家的来兰演出让兰州人民在家门口有了与一流艺术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五年时间,甘肃大剧院也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兰州市民李伟东便是剧场文化消费的忠粉之一。(录音)我与大剧院的缘分还要从2012年的深秋说起,当时我观看了剧目《堂吉诃德》,从此便走上了欣赏高雅艺术之路,从《唐诘柯德》到《天鹅湖》、《音乐之声》,每当大剧院有新的演出我必定第一时间关注,感觉上大剧院这几年确实上了很大的台阶。。。。。。
演出项目的大手笔、高品质、高密度,使得甘肃大剧院成为甘肃演出市场上无可匹敌的领军先锋,显著提高了我省演出市场的水准。甘肃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剧院分管领导朱嘉表示,在艺术普及方面,今年,甘肃大剧院将一如既往会把目光投向前沿、高端的演出项目,引进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家、最富影响力的舞台艺术作品,为金城观众带来经典新锐、广受赞誉的艺术精品。(录音)甘肃大剧院力求让本地观众能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观众一同欣赏到世界级的剧目,感受到世界顶级艺术家的艺术表现力以及世界一流艺术的恒久魅力,让每个热爱生活的兰州市民都能够在纷繁忙碌的都市中感受到艺术的滋养,让艺术温润金城兰州这座城。
在稳健推进艺术普及的同时,甘肃大剧院越来越注重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功能的提升。过去五年间,大学生戏剧社优秀剧目展演、“丝路之星——我的舞台梦”音乐舞蹈大赛及钢琴、古筝、民乐艺术周等既有专业性,又有参与性的艺术教育项目充分彰显剧院文化情怀的同时,也在为剧院产业的拓展探索着经验。据甘肃大剧院市场拓展部经理李皓洁介绍,今后,甘肃大剧院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起通往高雅艺术殿堂的阶梯,为甘肃艺术人才提供展示平台。(录音)甘肃大剧院今年会在艺术节期间成立三个团---甘肃大剧院艺术团、少儿合唱团、少儿芭蕾舞团,会利用我们艺培的资源以及我们丰富的演出资源成立这些团体,我们会在三月启动这个项目,然后面向全省进行招募学员,亲临大剧院的艺术家及团体会作为这三个艺术团的艺术顾问,最权威的艺术家会进行专业指导,六月会在省内进行演出。
2017年,甘肃大剧院还将利用第二届敦煌文博会的机遇,联合敦煌大剧院,在兰州、敦煌两地举办全省最专业、规格最高、评委阵容最强大第二届的“丝路之星——我的舞台梦”音乐舞蹈大赛。同时,还将打造“艺术家面对面”、“艺术之星”、“艺术分享日”,三大品牌性参与性都很强的艺术教育活动。甘肃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剧院分管领导朱嘉(录音)我们将在2017年继续扩大甘肃大剧院艺术培训学校的办学规模,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迈进,全面扎实地开展艺术教育和艺术普及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扩大艺术教育的范畴,不仅是面向少年儿童,还会有多种形式的成人艺术教育项目;不仅是教授,还会有体验、互动和创作;不仅是对艺术技艺的传承,还会以多种方式帮助大家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事实上,作为我省乃至西北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甘肃大剧院并满足于艺术普及和艺术教育,在五年的发展过程中,它还从多方面涉足艺术创作,以此来提升剧院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过去五年里,甘肃大剧院参与制作原创歌剧《貂蝉》和歌舞剧《女神•西王母》等剧目,特别是联合国际顶尖团队创排了首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儿童舞台剧《冰雪奇缘》,其作为艺术创作、艺术普及平台的优势尽显。对于一座城市文化地标和靓丽名片,让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温润城市是目标,也是责任。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王繁钦(录音)大剧院走过了五年,我想用五个词说说大剧院给我带来的感受。第一个词:浸润,因为大剧院,我们兰州观众才有缘欣赏到众多国内外众多优秀作品。第二个词:提升,它的存在无疑让我们城市的品味得以提升。第三个词:凝聚,我一直觉得一个城市的凝聚力来自于文化艺术。第四个词:拓展。甘肃大剧院做了的拓展,比如说自排剧目,放眼全国,除了国家大剧院其他剧院都很少这么做,这无疑为我省文艺创作新增了力量。第五个词:平台,这个平台让我们省的文艺队伍可以和世界级、国家级的艺术团体、演职人员进行交流,这对甘肃的艺术创作事业和文化事业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