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园·自在聆听·午后麦田《世界在你心中》2.1.5

自在园·自在聆听·午后麦田《世界在你心中》2.1.5

2016-04-21    08'28''

主播: 自在园

60 2

介绍:
解放恐惧的心 我们必须摆脱所有的信念,也就是所有的恐惧,这样才能发现所谓的实相或无时间性的境界是否存在。若想弄清楚这件事,你的心就必须从恐惧、贪婪、妒忌、野心、竞争性以及残忍之中解脱出来,如此你的心才能清明,没有任何矛盾,没有任何纷扰。这样的心才能安详,而只有安详的心才能发现那个无法言喻的、永恒的东西。可是你又不能透过任何修炼或锻炼来达成静心,只有当你的心自由了一一从焦虑、恐惧、残忍、忌妒之中解脱了出来,心才能真的安详。那么,心能不能自由自在呢?―不是在十年或五十年后逐渐达成,而是当下立即解脱? 我不知道你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你的回答是可能,还是不可能?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可能”,那么你就阻断了往下探索的可能性;但如果你说可能,这个回答仍然有危险性。你只能检视所有的可能性,才知道什么是不可能的,对不对?我们现在是在向自己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受到数个世纪以来的政治、经济、气候或宗教所影响的心,能不能立即改变?”还是,它必须经过漫长的时间不断地分析、检查、探究、追寻,才能改变? 我们的制约之一就是我们已经接受了时间这个东西,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时间才能改革与突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这才是最大的革命―不是丢原子弹互相残杀,而是心能不能立即转化,变得截然不同,也许你会说这是有可能的。如果你能正视这个问题,那么你就会从不可能之中发现什么是可能的。但如果你不了解什么是不可能的,那么,你就不能问什么是可能的。你们是否了解我在说些什么?我们现在问的是,一颗充满着恐惧、受制于暴力与侵略性的心,能不能立即转化。只有当你了解了分析是徒劳无益的,你才能提出这个问题。分析暗示着有一个分析者存在,无论是专业分析师或是你自己。当你在分析自己时,你会遇到一些问题,首先,分析者真的有别于他所分析的东西吗?很显然,分析者就是被分析之物。他与他要分析的那个东西是没有差别的,我们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分析。 如果我说:“我很生气,我正在忌妒。”因此我开始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忌妒,催生忌妒、暴力、愤怒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分析者就是他所分析的东西的一部分,观者即是被观之物,如果你认清了这一点,并且发现分析是徒劳无益的事,你就永远无法再分析了。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不是字面上的了解―字面上的了解不是真正的了解。这就像是人们听到了一些的话语,然后说:“我了解了这些话。”如果人们确实发现这个分析者、观察者即是被观之物,那么他们便是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实相;其中没有分析者与被分析之物的区分,因此冲突也就不复存在了。冲突会存在,就因为分析者有别于被分析之物,冲突往往存在于界分之中。你了解我的意思吗?也许稍后你们会提出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