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父母间,有时就像隔着一个饭桌的距离。
这几年,爸爸有了高血压,腌制食品成大忌。妈妈曾是家里的“电冰箱”,没吃完的饭菜舍不得倒,总坐在桌边安静扫尾“战场”,但这几年,她也免不了偶尔消化不良。
从小到大,他们生怕我们姐弟俩饿坏了身体、吃坏了东西,有什么好吃的也总是留给我们。等到我们渐渐长大,角色互换,他们成了让人不放心的那一方。
去年爸妈从老家来看我,我特意带他们去体验了一下现在流行的各种吃法。回转火锅、自助餐、日料——谁知几天下来,两人的胃就告急了。爸爸嚷嚷胃不舒服,妈妈则拉起了肚子。
我们的孝顺,有时候总无奈地隔着时间。父母年轻时,我们没钱或没能力去带他们体验。等我们有钱了,他们却没有了想吃就吃的身体。
这时我才明白,对一个人真正的好,是给他当下需要的;对一个人真正的好,是给他能够匹配的,让他感到舒适的东西。
以前,我总想着长大了、有钱了,带着爸妈看世界;可现在,我最想做的,却是在看过世界之后,奔回家看他们。
毕竟,我们回家的日子,就是父母的团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