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露水
花露水的作用是涂抹在皮肤上用来止痒的药水,并带有香味,对于祛除蚊虫叮咬很有效果,因此上海人便用花露水来指代本领、花样、手段。王安忆《分母》一:“男的花露水足,吹捧女的:你比万体馆还美,比香莴笋还嫩。”
坍台
①原指建筑物倒塌,后用来喻指失败、垮台,家道衰落。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后者的大错又有二:一是误将坍台人物和落水狗齐观,二是不辩坍台人物又有好有坏,于是视同一律,结果反成为纵恶。”②指由于偷偷摸摸所做的事情被他人察觉而感到丢脸,没有面子。胡祖德《沪谚外编》:“坍台,因事实之发现,致贻笑于他人,或不齿于社会,无面目以对人者”
连裆码子
两人或多人合伙设骗讲作“连档”,古人把合伙干见不得人的事的团伙称作“裤子党”。近代以后,上诲人把合伙行骗者叫作“连裆”,即不法分子联手行骗的意思,合伙者被称为“连裆码子”。把细小心谨慎,仔细。冯梦龙《万事足?灯下修书》:“那小娘子好不把细,他道万一怀妊,何以自白。”茅盾《子夜》四:“劝你把细一点,躲开一下罢,不是玩的。”
无清头
①亦作“无青头”、“没清头”。指疯疯癫癫大大咧咧、言行举止没有分寸,不知轻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谁人家没个内外,怎吃了酒,没些清头,赶到人家厨房中,灶砧多打碎了。”②指行为轻浮、不正经。胡祖德《沪谚外编?看潮头》:“走进市镇头,惹起浮头浪子轻骨头,走近身边头,脚上看到头,挤挤轧轧无清头。”
听帐
亦作“挺帐”,即买单、付帐。《青年报》1988.1.8:“言下之意,这顿饭终归要我听帐了。”
作天作地
大吵大闹,耍赖 。现特指女孩子会撒娇、发嗲,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通过温柔的态度,适当的手段,譬如发发小脾气等,让对方不得不让步。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程乃珊《风流人物》:“你现在将的好听,到时候又要与我作天作地了。”
灶披间
用于摆放炉灶之用的房间,特指上海石库门房子中的厨房。上海住房紧张,一幢房子往往住着许多户人家,每户人家都要自己开伙仓吃饭,所以一个灶披间只能大家合用。每户人家都在灶披间里装一个煤气灶。再在上面各拉一根电线接一个电灯泡,每月各付各的电费。张爱玲《半生缘》第十四章:“灶披间好婆看见了曼桢,问他这新来的女客是谁,他说是他女人的小姊妹,但是这事情实在显得奇怪,使人有点疑心他是趁女人在医院里生产,把女朋友带到家里来了。”
灵光
形容人脑子聪明,反应快或是方法有效、灵验。池莉《你以为你是谁》:“刘板眼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他脑子灵光得很,你拖着他,我担心他会给你苦头吃的。老头老娘和我们这些兄弟姊妹毕竟不能够和你们住在一起,这一点你想过吗?”
拎不清
指不明事理、不领行情。《青年报》1984.3.2:“饭吃饱了管这种小事体,真是拎不清。”
劲道
①力气。丰子恺《缘缘堂再笔?西湖船》:“船篷看厌了,或是想同对面的人谈谈,须得两臂使个劲道支撑起来。”②做事有兴趣、有动力情绪高昂积极向上称为“有劲道”。高晓声《我的两位邻居》:“他笑着说:‘劲道上来了,倒放不下手。”
茄门
沪语中“茄”有磨蹭、庸懒,拖拖拉拉的意思,所谓“茄门”即冷门,形容对人或事情不冷不热、没有热情、不热心的样子。范小青《光圈》二:“弄出毛病来,钞票再多也茄门了。”
卖相
①商品、物件等的外观。苏州评话《三国?赠马》:“这五匹马身格雄壮,膘水足,卖相好。”②指人的外貌。原指妓女的相貌,由于是可是出卖的,因此叫做“卖相”,后用于指人的外貌时多指非正派的女子,现广泛用于指任何人的外貌。沪剧《朱小天》:“昨天侬偷饭瓜格,我叩一个头,就叫卖饭瓜。”
软档
①指物品的质量、等级不过硬,达不到应有的标准。《生活周刊》1987.3.15:“分配时,他属于工矿软档,因为他哥哥虽在外地,但并非务农。”②即“开软档”,指由于有把柄在别人手上而不得不放人一马。《生活周刊》1987.3.15:“她捏牢他的软档,他只好乖乖就范。”
迭歇
指这会儿、现在,这时候。
刮皮
指气量小、抠门,爱占小便宜,出典于江南人的一种习惯动作,江南一带将厚颜无耻称做“老面皮”,人们常用双手或单手食指刮对方或自己的脸皮的方式对对方的行为和举动加以羞辱,叫做“刮老面皮”,经常被人“刮老面皮”的人就被称做“刮皮”、“老刮皮”。程乃珊《父母心》:“岂料洋人真是刮皮,第一次上门带来一束搁不久的鲜花,第二次干脆空着双手。”
疙瘩
①疙瘩即是长在皮肤表面突起的硬块,一般难以消除,因此上海人以此形容棘手难以应付的复杂的事情或状况。《九尾龟》第四一回:“这样事情我向来不能料理,就是我自家的事,也还要转托别人,那里办得来这样的疙瘩帐。”②形容某些人挑剔、精于算计,不随和。《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不过我们这几个同事,有两个很疙瘩的。”
空心汤团
没有馅料只有一层皮包裹汤圆的称为空心汤团,没有馅料的汤圆自然是不可口的,因此沪语中的空心汤团指原本的计划落空或是别人的许诺不能兑现。茅盾《子夜》第十九:“什么香港的工商界有力份子接洽得有了眉目,也许是空心汤团罢?”
相帮
①指互相帮助、帮忙。程乃珊《丁香别墅》:“我找出了那份资料,等下让娴菁相帮给再打一份出来。”②旧时妓院中的男仆。《九尾龟》第一回:“相帮叫了一声:‘客人上来!’”
贱骨头
特指陀螺,因用绳子对其进行抽打而始终旋转不倒而得名。后指懒散性贱,若非抽打和施加压力不肯服从的人。
冒牢
同“铆牢”,指对人或对事死死盯住不放过。《文汇报》1988.6.8:“当他们三人走出交响乐团,立刻就被那两个个体户‘冒牢’。”
骂山门
无端或无理的漫骂。山门即庙门,因庙多建于山上而得名,寺庙是佛教圣地,凡到庙门口骂人者,必定是无端寻衅之人,也必然会招报应。又作“骂三门”。另有一说,佛寺正门共设三扇门,正大门为“法门”,两侧对称为“相门”,合称为“二门”,故“三门”也成为佛寺之代词。鲁迅《伪自由书?大观园的人才》:“早些年,大观园里的压轴戏是刘老老骂山门。”
种气
指父母遗传给子女的气质。程乃珊《女儿经》:“‘癞痢头的儿子还是自家的好’。沈家的种气,就是不一样。”
笃定
①和尚敲木鱼的时候所发出“笃、笃、笃”的声音,和尚念经时是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样子,因此“笃定”便用来形容人心绪宁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上海民间故事选?第一次有组织的罢工》:“老板心里很笃定。”②对事情有一定的把握也用“笃定”来表示。程乃珊《洪太太》:“只要你饭吃三碗,闲事不管,仗着政府对资产阶级的赎买政策,笃定可以今天 吃国际饭店,明天吃‘红房子’。”
急吼吼
亦作“急猴猴”,指非常着急、毛手毛脚的样子。陆文夫《井》:“但是他很小心,不那么急吼吼的样子。”盛李《女特警》:“短毛见第一次试探没有引起反感,便急猴猴地去亲她的脸颊和耳根。” 亭子间旧时上海人口多,对房屋的供求量极大,因此便出现了一幢楼房租给多个人使用的情况,“亭子间”便是弄堂楼房中的一种小房间,位置处于正楼后面、厨房上面。由于其冬冷夏热,租金低廉,当年许多文人都在那里栖身过。郭沫若《亭子间中》:“一座小小的亭子间,若用数量表示时,不过有两立方米的光景。北壁的西半有两扇玻窗,西壁的正中也有两扇。”
浇头
①指浇在米饭或面条的菜肴,称为“浇头饭”或“浇头面”。阿英《年画的叫卖》:“年画棚的叫卖,较长的如:‘收摊生意卖本钱,只卖十六钱。贴贴十来年,颜色勿为嫌,越看越新鲜,譬如吃碗浇头面。”②比喻话中带话或在言语中添油加醋。胡祖德《沪谚外编》:“来宾演说还有几句讨浇头。”
活络
①指非固定铆接而可以折卸重新组合或可以随意调节。如固定口径的扳螺帽的扳头讲作“呆扳头”,而可以调节口径的扳头讲作“活络扳头”指人机敏灵活,能随机应变。评弹《白蛇传》:“如果头子活络,嘴讲来的,真有点三角猫,那是我要好好派他用处。”②指对人对事三心二意,无常性。《雪岩外传》第四回:“胡大先生的心思是极活络的。”③指手头有盈余的钱。陆文夫《美食家》七:“我们经常有车子在外面跑,总比你活络点。”
派司
英语单词pass的谐音,指文凭、毕业证书、各类考试的证书等。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他是资方代理人,别说选不上工会,连工会的红派司也领不到的。”
结棍
①指为人非常厉害、有本事或是表示程度很深。程乃珊《女儿经》八:“现在一提起当初抄家,反而都欢喜把三分说成十分,仿佛抄得越结棍越有脸面,越光荣。”②指身体结实、长得壮。吴歌《五姑娘》第一章:“身胚结棍就象城头上一扇大闸门。”
莫知莫觉
亦作“木知木觉”,形容人象木头一样对任何事物的反应特别慢,毫无警觉。《新民晚报》1988.9.5:“茂新轮贩卖外烟达到高潮的时候,全体船员有百分之九十参与其事,那末难道船上的领导,对此完全莫知莫觉吗?”
恶形恶状
指人的行为大胆、乖戾、夸张不上台面以致让人厌恶,或是指食物由于腐化而发出难闻的气味。陆文夫《毕业了》:“李曼丽反感了,想赚钱也不能这样恶形恶状,这算什么现代化呀。”
格抢
“格”在沪语中是代词,表示这。所谓“格抢”,指最近、这段日子以来。《三毛学生意》:“侬格抢蛮忙?”
索加
表示索性,不如,干脆等意,沪剧《卖妹成亲》:“伊倒今朝胆子不小,索加拉我面前老实将哉!”
逗来逗去
即“投来投去”,形容某些人象无头苍蝇一样没有方向到处奔忙。胡祖德《沪谚外编? 新山歌》:“啥人家娘娘立在场角叫吃饭,啥人娘娘还拉逗来逗去借酱油?”
捉扳头
指找茬、没事找事。《新民晚报》1982.11.17:“上海话里还有带‘头’字的词组,搭配相当固定,适于表达微妙的感情色彩和情趣。如捉扳头……”
热昏
人在酷暑下难免会神智不清,脑子不听使唤,因此沪语中用“热昏”来表示人头脑发昏说出一些让人不可思议的话或做出不符合常理的举动。《海上花列传》第二六回:“耐来哚热昏哉,阿是?
哭出呜拉
小孩子哭出来时往往会发出“呜拉”的声响,“哭出呜拉”便成为了人心情不好沮丧难过的代名词,象孩子一般哭丧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