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专辑 上海最“刮三”方言大全(10)

广播专辑 上海最“刮三”方言大全(10)

2015-11-11    08'13''

主播: 阿拉顶呱呱

529 59

介绍:
刮讪  俗语:多用于指犯罪团伙案情暴露、个人阴私被人察觉等。《辞源》、《次还》等权威性工具书中把"讪"释为讥笑、勉强装笑等,又释"搭讪"为"因不好意思而找话谈","藉机交谈"等。而实际上沪语中"搭讪"除了含有上述意义外,还有应酬、闲聊的意义。 刮讪面孔 那些面孔长相难看,一看就像作了亏心事的人也被讲作"刮讪面孔"。由于"刮讪"一词使用面太广,后来又派生出"惯讪"等词,词义与"刮讪"同。      吃生活  俗语:指家长对小孩,长者对小辈,强者对弱者施以暴力。在沪语中"生活"多指工作,劳作、活计,而干活一般需有工具(沪语讲作"家私"),"吃生活"就是用工具敲打对方,故该俗语有常讲作"吃家私"。如"侬再不听话,当心吃生活"。也指工作中不小心,被工具砸痛或打伤。如"我自己不当心吃了记生活"。      吃香  俗语:受欢迎,意与"吃价"同。据《宋朝事实类苑》记:北宋中期后,宫廷编制庞大,冗员激增,那些在京城中候补待放的官员有一个叫"三班院"的机构负责安排和分配。候补官员为争取早日放官,就以"香钱"的名义向三班院官员贿赂(今沪语也把以送礼之法求人帮忙讲作"烧香"),于是,三班院官吏"香钱"之收入远超过年俸的收入。另外供听众有一个叫"牧司"的机构专门负责宫廷的生活垃圾处理,宫廷中人食不厌精,他们的排泄物是上佳的农肥,也能卖好价钱。当时社会上有"众牧司吃粪,三班院吃香"的传言,于是"吃香"被借喻令人羡慕的职业。以后词义扩大,喻令人羡慕的职业及受人欢迎的商品等。 寿头码子 寿头码子啥东西,走到人前笑嘻嘻。人家骂他是曲死,他还肉麻当有趣。出了三等电车费,偏偏轧进头等里。卖票朋友见了大诧异,说道:"侬个客人实在曲来西,手拿三等 票,身坐头等里。三等座位钉板皮,头等座位坐垫倚。这里不是三等座,请俄快快坐过去。"寿码牢心头记。一天唤了黄包车,要到泥城侨去探望三表弟。不敢向上坐垫倚,偏偏向下坐板皮。黄包车夫见了大诧异,说道:"侬个客人实在曲来西,怎么不坐垫子上,偏偏坐在畚箕里。"寿头码子大动气:"你这车夫忒调皮,欺我不是老上海,想要骗我头等费。三等座位钉板皮,头等座位坐垫倚,我只预备三等费,自然只好坐在畚箕里。 滑头码子 民国世界多滑头,头上剃得滑溜溜。滑头总理大吹牛,大政方针挂在嘴横头。文武百官都是滑头做,滑里滑检滑不休。非但滑着头,并且手头脚底都是滑溜溜。不是手头滑溜溜,怎么碰着金钱手头就揩油?不是脚底滑溜溜,怎么碰着风潮脚底就揩油?上海滩上多滑头,大滑头和小滑头。滑头商店爱把劣货卖,滑头学堂滥把学生收,滑头世界滑溜溜,打呵欠要割舌失。专门欺骗老实头,滑头滑脑滑到何时才罢休? 瘪三码子 种种穷人不算穷,惟有瘪三码子真个穷。种种穷人虽然穷,到底还有三担铜。惟有瘪三码子真个穷,腰无一个老青铜。弗怕他的凶,只怕他的穷。做了伸手大将军,果然八面显威风。"吃的在肚里,着的在身上。"这还不算是真穷。"着的在肚里,吃的在身上。"这算得是真穷。因甚着的在肚里?吃尽当光一场空,四季衣服一齐化做米田共。因甚吃的在身上?浑身上下生了许多芝麻般的小白虫,破棉袄里乱哄哄。这般吃客实在来得凶,来得凶,800议员包围大总统。 监工--工头 底下人--奴仆 户头--主顾 包打听--便衣侦察 红头阿三--对上海租界原籍印度的警察的贬称 小开--店长厂长的儿子 大佬官--称阔人 大姆妈--妾的子女对大老婆的称呼 养新妇--童养媳 过路郎中--流医 罗宋瘪三--旧上海对白俄人的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