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专辑 经典上海闲话32 作孽相罪过相
文 / 彭瑞高
“相”这个字,在上海话里经常出现。它一是表示状态、样子,二是表示境界。
譬如路边有个乞丐,龌里龌龊、抖抖瑟瑟,走过的人就会说出好几种“相”来:“作孽相”、“罪过相”、“龌龊相”、“苦恼相”……
在平时生活中,“相”也不断使用,譬如,“跟她碰头,我觉着有点尴尬相”;“看见他,我就触气相”;还有“难过相”“惹气相”……这么多的“相”,把各种状态、境况表现得丰富而生动。
在郊区农村,见老人走路蹒跚、举止不便,就会用三个字来形容:龙钟相。看到小孩子蹦蹦跳跳,也会用三个字来形容:活泼相。“活泼相”和“龙钟相”,正好是反义的一对。
上海城里,“相”用得较普遍的还有一个,就是“小器相”(亦作“小气相”)。小器(小气)与大器(大气)是相对的,但是,上海人“小器相”说得很频繁,“大器相”倒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女人连碗馄饨也不肯请大家吃,真是小器相!”这种话,无论在单位里,还是在弄堂里,都是经常能听到的。
“相”字最微妙的,是上海话里“心相”一词。“心相”是什么意思?随着语境变化,会有多种解释。譬如说,“小姑娘坐着结绒线,两个钟头一动不动,心相真好!”这个“心相”,是表示内心的一种定力。又如,“小赤佬心相不好,眼睛骨碌碌的,看得出在动坏脑筋。”这里的“心相”,则是指内心世界。
如果说上海话里还能隐隐约约见到古代语言的影子,那么,“相”是一个重要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