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专辑 上海最“刮三”方言大全(37)
劈硬柴
将柴劈成平均的几份,用来比喻在众人聚餐时大家各自付各自的餐费,平均分摊钱款的一种方 式,即西方国家的AA制。马中骏《红房间
、白房间、黑房间》:“我去买早点,今天我请客, 不用‘劈硬柴’。”
龌龊
①肮脏、不干净或形容人言行举止不文明、思想上不道德、品德恶劣等等。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卷十:“龌龊(音屋促),《史
记》:‘龌龊,不足齿数。’案龌龊,琐屑而不洁也,今吴谚谓不洁为龌龊。”②特指污垢、垃圾或脏的东西。《海上花列传》第二六
回:“我为仔看见耐面孔浪有一点龌龊来浪,来里笑。”
翻烧饼
①指失眠,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北京青年报》2003.2.9:“如果30分钟已经过去了,你还睡不着,不要躺在床上‘翻烧饼’。起床做
一些放松的事,如听听轻松的音乐,或是翻一翻杂志,或是喝一杯热牛奶。”②比喻将田产赎回后转而出售给他人,正如“翻烧饼”一
般,要转手好几次。
翻跟斗
同“翻筋斗”、“翻跟头”,指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快速上涨了几倍,《文汇报》1985.1.17:“她不时叫爱人小杨一早去排队买电影票
,有时干脆自己去等退票,遇上满座的,还不惜出‘翻跟斗’的价钱呐!”
蹩脚
①指物品的质量差、品级次或形容某些人上不了台面、本事不大。卢群《绣娘》:“不要给他们看到一个衣着蹩脚的姑娘在绣制精致的
艺术品,破坏了美的印象。”②亦用来指代境遇不佳、穷困潦倒。《歇浦潮》第八五回:“暗想他一定因见我穿着短衣,疑惑我蹩脚了
,故此瞧我不起。”
刮三
同“刮散”,多用于指犯罪团伙案情暴露而遭到惩治、个人阴谋被人察觉等。沪语中指那些面孔长相难看,一看就像作了亏心事的人为
“刮三面孔”。由于“刮三”一词使用面太广,后来又派生出“惯三”等词,词义与“刮三”同。《文汇报》1988.8.31:“车站边,一
位时髦的女郎像在候车,突然朝身边的‘飞牌’赌摊发出一声急促的命令:‘阿三,刮三!’。”
枪势
指运气、机会等,从球类游戏中chance引申出来的词。落弹(即桌球)既是一种高尚游艺,也常被用作赌博,因为chance之好坏直接影
响和决定胜负。因此chance也常用以比作某人近日的运气和机会。如“格人现在枪势足来”。即指某人近日抓住了机会,运气不错。如
不求进取,整天混日子,称作“混枪势”。
阴损
指两面三刀、背地里害人。评弹《两兄弟?吵架》:“这真叫‘一张床上勿困两样人’,阴损别人也要搭了档。”程小青《青春之火》六
:“屋内人,除了仆役们因着死者的脾气太坏受了冤屈阴损报复以外,他的妻子颜颉英最有嫌疑。”
小鬼头
词性较活,视语言的具体环境而定,用于朋友同辈之间表示对对方的不满或愤怒;长辈称小辈,则多含亲昵的感情。《何典》第三回:
“鬼见那小鬼头眉花眼笑,嘴里咿咿呀呀,便道:‘我最喜抱弗哭囡,待我也来抱抱。”;熟人之间称小鬼头含有调侃、亲热的口吻。
吃夹裆
同“吃夹档”,指被夹在中间受气有两头不讨好的意思,或是无缘无故被冤枉。胡祖德《沪谚 外编?新词典》:“吃夹裆:言受冤也。
”评弹《西厢记?佳期》:“唔笃一面责 怪我,一面也抱怨我,我两面吃夹档。”
花露水
花露水的作用是涂抹在皮肤上用来止痒的药水,并带有香味,对于祛除蚊虫叮咬很有效果,因此上海人便用花露水来指代本领、花样、
手段。王安忆《分母》一:“男的花露水足,吹捧女的:你比万体馆还美,比香莴笋还嫩。”
坍台
①原指建筑物倒塌,后用来喻指失败、垮台,家道衰落。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后者的大错又有二:一是误将坍台人
物和落水狗齐观,二是不辩坍台人物又有好有坏,于是视同一律,结果反成为纵恶。”②指由于偷偷摸摸所做的事情被他人察觉而感到
丢脸,没有面子。胡祖德《沪谚外编》:“坍台,因事实之发现,致贻笑于他人,或不齿于社会,无面目以对人者”
连裆码子
两人或多人合伙设骗讲作“连档”,古人把合伙干见不得人的事的团伙称作“裤子党”。近代以后,上诲人把合伙行骗者叫作“连裆”
,即不法分子联手行骗的意思,合伙者被称为“连裆码子”。把细小心谨慎,仔细。冯梦龙《万事足?灯下修书》:“那小娘子好不把细
,他道万一怀妊,何以自白。”茅盾《子夜》四:“劝你把细一点,躲开一下罢,不是玩的。”
无清头
①亦作“无青头”、“没清头”。指疯疯癫癫大大咧咧、言行举止没有分寸,不知轻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谁人家没个内外
,怎吃了酒,没些清头,赶到人家厨房中,灶砧多打碎了。”②指行为轻浮、不正经。胡祖德《沪谚外编?看潮头》:“走进市镇头,惹
起浮头浪子轻骨头,走近身边头,脚上看到头,挤挤轧轧无清头。”
听帐
亦作“挺帐”,即买单、付帐。《青年报》1988.1.8:“言下之意,这顿饭终归要我听帐了。”
作天作地
大吵大闹,耍赖 。现特指女孩子会撒娇、发嗲,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通过温柔的态度,适当的手段,譬如发发小脾气等,让对方不得
不让步。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程乃珊《风流人物》:“你现在将的好听,到时候又要与我作天作地了。”
灶披间
用于摆放炉灶之用的房间,特指上海石库门房子中的厨房。上海住房紧张,一幢房子往往住着许多户人家,每户人家都要自己开伙仓吃
饭,所以一个灶披间只能大家合用。每户人家都在灶披间里装一个煤气灶。再在上面各拉一根电线接一个电灯泡,每月各付各的电费。
张爱玲《半生缘》第十四章:“灶披间好婆看见了曼桢,问他这新来的女客是谁,他说是他女人的小姊妹,但是这事情实在显得奇怪,
使人有点疑心他是趁女人在医院里生产,把女朋友带到家里来了。”
灵光
形容人脑子聪明,反应快或是方法有效、灵验。池莉《你以为你是谁》:“刘板眼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他脑子灵光得很,你拖着他,我
担心他会给你苦头吃的。老头老娘和我们这些兄弟姊妹毕竟不能够和你们住在一起,这一点你想过吗?”
拎不清
指不明事理、不领行情。《青年报》1984.3.2:“饭吃饱了管这种小事体,真是拎不清。”
劲道
①力气。丰子恺《缘缘堂再笔?西湖船》:“船篷看厌了,或是想同对面的人谈谈,须得两臂使个劲道支撑起来。”②做事有兴趣、有动
力情绪高昂积极向上称为“有劲道”。高晓声《我的两位邻居》:“他笑着说:‘劲道上来了,倒放不下手。”
茄门
沪语中“茄”有磨蹭、庸懒,拖拖拉拉的意思,所谓“茄门”即冷门,形容对人或事情不冷不热、没有热情、不热心的样子。范小青《
光圈》二:“弄出毛病来,钞票再多也茄门了。”
卖相
①商品、物件等的外观。苏州评话《三国?赠马》:“这五匹马身格雄壮,膘水足,卖相好。”②指人的外貌。原指妓女的相貌,由于是
可是出卖的,因此叫做“卖相”,后用于指人的外貌时多指非正派的女子,现广泛用于指任何人的外貌。沪剧《朱小天》:“昨天侬偷
饭瓜格,我叩一个头,就叫卖饭瓜。”
软档
①指物品的质量、等级不过硬,达不到应有的标准。《生活周刊》1987.3.15:“分配时,他属于工矿软档,因为他哥哥虽在外地,但并
非务农。”②即“开软档”,指由于有把柄在别人手上而不得不放人一马。《生活周刊》1987.3.15:“她捏牢他的软档,他只好乖乖就
范。”
迭歇
指这会儿、现在,这时候。
刮皮
指气量小、抠门,爱占小便宜,出典于江南人的一种习惯动作,江南一带将厚颜无耻称做“老面皮”,人们常用双手或单手食指刮对方
或自己的脸皮的方式对对方的行为和举动加以羞辱,叫做“刮老面皮”,经常被人“刮老面皮”的人就被称做“刮皮”、“老刮皮”。
程乃珊《父母心》:“岂料洋人真是刮皮,第一次上门带来一束搁不久的鲜花,第二次干脆空着双手。”
疙瘩
①疙瘩即是长在皮肤表面突起的硬块,一般难以消除,因此上海人以此形容棘手难以应付的复杂的事情或状况。《九尾龟》第四一回:
“这样事情我向来不能料理,就是我自家的事,也还要转托别人,那里办得来这样的疙瘩帐。”②形容某些人挑剔、精于算计,不随和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不过我们这几个同事,有两个很疙瘩的。”
空心汤团
没有馅料只有一层皮包裹汤圆的称为空心汤团,没有馅料的汤圆自然是不可口的,因此沪语中的空心汤团指原本的计划落空或是别人的
许诺不能兑现。茅盾《子夜》第十九:“什么香港的工商界有力份子接洽得有了眉目,也许是空心汤团罢?”
相帮
①指互相帮助、帮忙。程乃珊《丁香别墅》:“我找出了那份资料,等下让娴菁相帮给再打一份出来。”②旧时妓院中的男仆。《九尾
龟》第一回:“相帮叫了一声:‘客人上来!’”
贱骨头
特指陀螺,因用绳子对其进行抽打而始终旋转不倒而得名。后指懒散性贱,若非抽打和施加压力不肯服从的人。
冒牢
同“铆牢”,指对人或对事死死盯住不放过。《文汇报》1988.6.8:“当他们三人走出交响乐团,立刻就被那两个个体户‘冒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