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79)第21章第1部 和谈密径

朝鲜战争(79)第21章第1部 和谈密径

2017-04-22    26'55''

主播: 阿拉顶呱呱

70 16

介绍:
第二十一章 和谈密径 1950年12月,中国代表到达联合国时,联合国军正面临着节节败北的局面,并每时每刻都可能撤出朝鲜,中国已稳操胜券。惊慌失措的麦克阿瑟将军认为,他仅有的抉择是要么扩大战争,要么放弃战争。 恰在此时,国务院收到来自中国代表团的一个试探,似乎有意开启和平谈判,这使国务院颇为惊诧。试探是以间接方式进行的。中方的一位代表是“中国青年党”党员,该党是代表团中几个微不足道的非中共团体之一。此人一到成功湖,就与在华盛顿美利坚大学就读的一位中国学生取得联系,这个学生又向他在国务院的一位熟人传话说,中国人愿意以非官方的方式交换“信息”。 国务院对此反应谨慎。中国在战场上已胜利在望,走后门与华盛顿会谈有何益处呢?国务院政策计划官员查尔斯·伯顿·马歇尔奉命查寻这一线索。“我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外交伎俩,他们可以矢口否认任何所说过的话,”查尔斯·马歇尔说道,“因为非常难以确定对方是在向你传递信息还是在有意误导。” 查尔斯·马歇尔很快就发现中国人的“试探”确凿有据,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国的意图是阻止联合国通过谴责其为朝鲜战争中的侵略者的决议案。国务院认为,谴责中国是侵略者的决议案至关重要,其意义远超过外交上挤眉弄眼的小动作,便着手说服联合国大会谴责中国。 然而中国的这个“接头人”仍不罢休,他给查尔斯·马歇尔传话说,他会“试图保持接触”。国务院在回复中将了中国人一军。如查尔斯·马歇尔所说,如果此人确有中国政府非正式的授权,“他们(中共)就应释放一位以间谍罪名关押在上海监狱的美国人”。然而让华盛顿始料不及的是,那位被指控为间谍的美国人已经被枪决。至此,中美沟通的一线机缘也就不了了之。 1951年春季和夏初,“拉锯战”没完没了地进行,马修·李奇微将军的第8集团军缓慢地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与此同时,美国不断地就开始停战谈判进行试探。一个不利条件是政府还未承认北京政权的合法性。正如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于1951年5月所说:“我们不承认北京当局的自我标榜,它不是中国的政府,它连第一关都过不了。它不是中国的。”艾奇逊在关于麦克阿瑟的听证会上也说,“令人困惑的问题”是,和平谈判要跟谁谈。尽管中国人在作战中首当其冲,但北朝鲜人和苏联人在任何谈判中都想有发言权(尽管艾奇逊仍然认为北朝鲜人和中国人都是“莫斯科训练的共党”,他们对“莫斯科言听计从”)。艾奇逊向中国人做出了一个明白的暗示,即美国将持灵活态度。他说:“我们将不得不与中国共产党当局打交道。”尽管艾奇逊认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