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轩堂晨读第1043期《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紫轩堂晨读第1043期《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2019-12-20    08'38''

主播: ~周晓

245 1

介绍:
《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1960年的一天,袁隆平饿着肚子到已经抽穗成熟的水稻试验田去选种。他忽然发现一丘旱稻田中,生长着一株鹤立鸡群般的特优稻穗。袁隆平最初还以为,是因为自己饥饿以至于出现了幻觉。他揉揉眼睛,定睛再瞧,这才认定,眼前耸立在田中的高大稻穗,正迎风向他频频招手。这株特优水稻,个体伟岸,十多个八寸长的稻穗扫帚式的向下垂着。他俯下身子仔细一数,一个分糵就有整整230个稻粒。如果用它来做种子,相信亩产会超过千斤。此时此刻,袁隆平真比捡到宝贝还要高兴。他马上找来了一条红丝带,为这颗希望之稻做上了醒目的标记。袁隆平毕业的时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粮食极度短缺,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从西南农学院毕业的袁隆平,被分配到了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师。当时他还非常年轻,袁隆平把学校分给他的半亩田,做培育水稻的实验。当时农业育种,一般是通过两个途径来挑选品种。一是系统选育,就是从群体中选择表型良好的变异单株加以培养。二是从国外引种,由于当时,中国还处于相当封闭的状态,所以最主要的,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系统选育。刚才我们所提到的,他看到的那一株希望之稻,就是优中选优的精品。所以这株水稻,让袁隆平心中升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他准备大干一场。第二年春天,袁隆平将这颗稻穗结下的1024颗稻种,种到了试验田里。他几乎天天泡在稻田里,灌水,施肥,灭虫,除草。一有闲暇就拿起记录夹,将稻苗各个阶段的生长特性准确及时地记录下来。一转眼,袁隆平实验田中的水稻,就到了抽穗的时节。可是这片不争气的禾苗,抽穗的时间早晚不同,高低参差,根本没有他们的父本水稻伟岸挺拔的英姿,一副东倒西歪败家子样。袁隆平满心的期待化为了泡影。他失望地坐在田埂上,一直坐到日落西山脑袋想得都快要炸裂了,可是还没有想通。自己实验田中的稻子,无法继承父本水稻优势的原因究竟在哪儿?袁隆平在田埂上,费力地站起身来,他拖着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变得无力的身躯,来到了学校后坡的菜园。同校的教师李国文正在宿舍的门口焦急的等着袁隆平。袁隆平种植的水稻抽穗不理想,育种工作失败,这个消息李国文已经知道了。他看着袁隆平摸黑回来,正不知道如何讲几句安慰的话呢,李国文说:隆平,你的稻子……袁隆平一挥手说:没事!失败了不气馁,找到原因,从头再来就是了。说完开始烧火做饭,做好饭后他边吃边思考。袁隆平突然明白了什么,他猛然的起身,啪的一拍桌子说,哎呀!我种的水稻虽然失败了,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反而证明了我是成功的。他突然意识到,原来,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是一株杂种,也就是一株杂交水稻。当时,很多水稻遗传界的权威都说,这个杂交优势,只存在于异授粉的作物中。而这株杂交水稻,不就是自花授粉作物中同样存在杂交优势的最好证明吗?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够探索出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来。正是这一株偶然发现的天然杂交稻的培育失败,带给袁隆平重要的具有里程碑似的灵感和机遇。他的成功之路,将从这里开始。对袁隆平来讲,那株失败之稻,是他人生的一级台阶,一个路标,一盏航灯。所以,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实验上的失败,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对于袁隆平来说正是如此。但关键在于什么呢?面对失败,有人沉沦,有人在失败中发现机会,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的心态不同。这就好比是两万五千里长征,有的人悲观失望,可是有的人,从迈开第一步开始,他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很显然,袁隆平就是后者,他始终是一个坚定的践行者,他嘴里发出的声音,始终是一个双音节,那就是,向前!向前!向前!达尔文说过,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袁隆平自己也曾经这样说过,他说没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更体会不到磨难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