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有什么用?”
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人中君子
秋天的某一天,孔子和弟子子夏到村外散步,看到一个猎人在田里搜寻猎物。由于天气渐冷,田野里一片空旷,猎人一无所获。忽然,猎人发现地头上有棵大树,树上栖落着许多乌鸦。猎人张弓搭箭,就听“叭”的一声,一只乌鸦应声落地。子夏连连赞道“好箭法!”孔子抬头看见树上的群鸦惊飞半空,盘旋着不肯远去。猎人喜滋滋地提起死鸦就走。不料,半空的群鸦围追猎人边飞边叫。猎人怎么驱赶都无济于事,无奈地扔了死鸦,仰天怒骂道:“真晦气!”然后背上弓箭,扬长而去。半空中的乌鸦见猎人走远了,便纷纷落地,围着死鸦不停地哀鸣,好似吊丧一般,令人不寒而栗。这时,有位农夫走来,又惊飞了群鸦。农夫见了死鸦,就地挖了个坑给埋了。空中的乌鸦又鸣叫着盘旋一阵,然后向远方飞去。孔子目睹此景,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子夏不解:“老师为何叹气呢?”
孔子答:“乌鸦是禽类中最仁慈的一种,它好比人中君子啊!无故被人猎杀,所以叹气!”子夏又问:“老师怎么知道乌鸦是禽类中最仁慈的呢?”孔子道:“乌鸦有反哺之心,故称为慈。你不见刚才猎人射死一鸦,群鸦追逐猎人,待猎人扔掉死鸦后,它们又围住死鸦哀鸣,直到农夫埋了死鸦,它们才飞走。这种不忍同类死亡和暴露于野的心思,是多么真切呀。如今天下大乱,人类相互争夺残杀,竟不如一群乌鸦有仁慈之心啊!”孔子说完,心中更加沮丧,子夏连忙扶着孔子回到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