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是不接受的。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它们,君子是不会轻易逃避的。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是连吃一顿饭的功夫也不会违背仁德的,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安贫乐道的原宪
原宪是孔子的学生,一直谨遵老师的教诲,修身养性,丝毫不敢懈怠,因此得到孔子很高的评价。
孔子去世时,原宪オ三十多岁,正是精力旺盛、年富力强的时候。他看到四方各国都是坏人当道好人遭殃,很痛心。他不愿为残暴的君王效力,就隐居到卫国的草泽之中,过着自食其力、孤灯苦读的清贫生活。
十几年后,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贡做了卫国国相,当他打听到同学原宪的住处后,便乘坐十分豪华的马车,率领大队人马,来到了草泽。他见没有通向原宪住处的道路,就派随从砍伐荆棘,清除地面上的杂草污泥,铺设出一条宽阔的道路。然后,他们一行乘着车,前呼后拥地来到原宪的茅屋。国相子贡下了车,趾高气扬地嚷道:“屋里有人吗?”
原宪双手捧着书,衣衫破烂,鞋帽不整地从低矮的茅屋里钻出来,双眼无神地盯着子贡。
子贡见状,惊奇地问道:“原宪你怎么了?不是有病吧?”原宪鄙夷地说道:“我先前听咱们老师说,没有多余的财富只能说是贫穷;学习了仁德而不行仁德的人才是病态呢。我原宪虽然贫穷,但是以奉行孔子之道为乐,不是我病了,而是你病了!”
子贡听了,想起老师的教导,知道自己的德行比不上原宪,无话可说,惭愧地向原宪告辞走了。
心存仁的人才是真正拥有财富的人。如果没有仁德,即使拥有高官厚禄,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