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为了保全生命而损害仁义,却宁可牺牲生命去成就仁义。”
孔子在这里对“志士仁人”提出了最高的要求,认为“志士仁人”要有献身理想的愿望和勇敢。孔子热爱生命,总是主张人应该全身,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等,但在面对“仁”时,则没有丝毫的苟且,因为“仁”是至高的道德境界。这种“杀身以成仁”的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为仁德献身
有一次,孔子给弟子们讲“仁德”。为启发学生深刻理解“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含义,孔子让弟子们举例说明。弟子漆雕开抢先讲了文正德拒绝排练八佾(yì)的事件:鲁国国相季平子命人将宫廷乐舞师文正德叫到相府说:“我家举行家祭要使用64人的八佾舞,由你组织排练!”文正德说:“国相,你是大夫,按照周礼,你家的家祭只能使用16人的四佾乐舞。八佾,只有周天子和鲁侯有资格使用。作为宫廷乐舞师,我现在只能按规矩办事!”季平子怒不可遏地说:“我的话就是规矩,我让你来相府帮忙,你敢违抗我的命令,你长了几个脑袋?”文正德理直气壮地说:“维护礼仪是我的天职!”季平子咬牙切齿地说:“那好!那好!我就让你尽到天职。”说完,命下属阳虎将文正德一剑刺死在排练场上。“我的例子讲完了,请老师评点。”漆雕开说。孔子说:“季平子是大夫,其家祭只能用四佾,他使用八佾,是冒用周天子和鲁侯礼仪,是僭越行为,绝对不能容忍!宫廷乐舞师文正德拒绝为季平子排练八佾舞,是为了维护周礼和仁德,他因此而被季平子杀死,可以说是杀身成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