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日历-6】斯蒂芬·茨威格

【早安日历-6】斯蒂芬·茨威格

2016-11-28    09'14''

主播: 念念不忘书馆读者电台

63 2

介绍:
1881年11月28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那是一个从上到下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 您可以直接收听有声版日历,今日主播:网友 money璇 “ 9:14 money璇 感谢会员互动,欢迎更多朋友参与。 以下为本期内容文字版: 他出身优越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他出身富裕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位成功的犹太商人,经营纺织业发家致富,与大多数的同行相比,父亲要体面的多,很有教养、钢琴弹得非常出色,书法清丽,会说法语和英语。母亲出身于意大利的一个金融世家,从小就说意大利语(这些对于茨威格的语言和文学上的天赋的形成,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他们都属于奥地利上层社会。 少年茨威格 不仅有财而且有才 我们以几组数字来感受一下斯蒂芬·茨威格的才气冲天。 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 1900年,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 190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银弦集》 ,收录50首诗歌; 1902年,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维也纳《新自由报》刊出了第一篇小说《出游》,取材于《杨文》; 1902年,出版了《波德莱尔诗文集》;编选了《杨文莉》 1904年,大学毕业,以《泰纳的哲学》取得博士学位; 同时,斯蒂芬·茨威格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直至1942年,之间的每两年都会有大量作品问世。 1900年茨威格(站)与兄弟阿尔弗雷德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他的转折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茨威格已经是德语创作的作家中No1的角色,拥有无数读者,他的作品雅俗共赏。1911年,他的第二本小说集《初次经历—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出版,收录《朦胧夜的故事》、《家庭女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以青春萌发期的儿童视角去观察为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这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基调,他把这部小说集称为他“链条小说”最初的一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茨威格流亡瑞士并开始反战剧《耶利米》的创作,并在瑞士首演。 1912年的茨威格 大龄剩男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920年,一战结束两年后,39岁的茨威格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2年,由徐静蕾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当年写成,收录在“链条小说”的第二本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被国内外多次翻拍,高尔基评价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茨威格与第一任妻子温德尼茨 辉煌的十年 1922年1月,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茨威格平静地等待着战前世界的各种主义浪潮离去,追忆昨日世界的种种问题,反思自己的创作,开始了最为重要的十年创作期。 1927年的“链条小说” 第三本小说集《情感的迷惘》; 1928年应邀赴前苏联,与高尔基结识,完成了由三本书组成的作家传记《世界建筑师》:《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魔的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位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出版了由12篇人物故事组成的集子《人类群星闪耀时》 1929年,历史人物传记《约瑟夫·福煦》;1931年,出版《通过精神进行治疗》;1932年,历史人物传记《玛丽·安东内特》; 绅士般的茨威格 然而,第二次流亡开始了 1933年希特勒上台,次年发生维也纳事件,奥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要求德、奥合并,盛名之下的茨威格也像许多犹太人一样受到奥地利法西斯的迫害,无故被抄家,他非常敏感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茨威格老年的时候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是一个转折点 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茨威格失去国籍,失去婚姻。不过,上帝不会让天才孤独老去,与前妻友好离婚不久,茨威格就与第二任妻子伊丽莎白绿蒂结婚。 二战的爆发,使茨威格亲眼目睹了世界大战的残酷与无情;他曾经享受过最充分的个人自由,也亲身品尝了数百年来人类最大的不自由。出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即使是手无寸铁、无能为力,茨威格也仍然无法让自己置身局外,他觉得应该为后世留下这个时代分崩离析的真实图像,这既是他的义务,也是他无从逃避的责任。于是,茨威格写作了《昨日的世界》,他试图以自己的文字证明,强权与暴政固然能够剥夺一个人的人身自由,却永远也无法剥夺他让自己的心灵自由飞翔的权利。 茨威格与第二任妻子绿蒂 离开这个世界 没错,这正是茨威格和其妻子一起自杀的照片,时间发生于1942年2月22日。看上去他们就像一起午睡一样的宁静。 茨威格最后的话:   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义务亟须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它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地场所。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   自从操我自己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而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也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在这里比任何地方都更愿意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人年逾六旬,再度完全重新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由于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已经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   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你们在经过这漫漫长夜之后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于你们而去了。 重温 最后,通过徐静蕾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来感受这个有点悲剧色彩的作家。 腾讯视频:(试看) http://v.qq.com/x/cover/2e3c34t7hzd2jo1.html END 对于茨威格的自杀,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不如就相信他遗言说的那样,在另一个世界无忧的继续他纯粹快乐的脑力劳动。 历史从这里翻篇儿 今天从这里开始 早安日历 陪你吃早点 坐公交 挤地铁 * 本栏目编辑:白婷 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 * 视频来源:土豆网 * 本栏目招募声音主播,朗读全文内容,风格清新、放松,普通话标准,朗读顺畅即可。如有意参与,欢迎将声音小样发送至tougao@nnbwyd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