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解54——复习

三字经讲解54——复习

2016-04-05    57'17''

主播: ww_echo

431 14

介绍:
【正音识字读经典】微信公益课程——泰勒吴军华老师主讲。 《正音识字三字经》第54讲主要内容摘要(注:时间匆忙,摘录多有疏漏不及不当之处,当以原声为主): 一、关于清明作业:用《三字经》体介绍自己,短不低于八句24个字,长不超二十四句72字。只要写就满分,不写就零分。 1、我们不布置硬性作业,作业也没什么难度,不花什么时间。 2、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掌声,写的过程就是自我修身的过程。写不好也没有问题,放下顾虑,发帖子上来,真诚真实,就是修身。 3、写作虽无人批改,但有热心的同修,自会有人提醒大家要注意的问题。 4、学习是自主的事情,尤其我们这种志愿学习的群,除了违反章程,一般不会有太多监督。 5、写作的过程就是吟咏的过程。先吟咏,再写下来,再吟咏,再修改。通过写《三字经》体,四句一换韵,体会平长仄短,高低长短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字感文魂,体会韵律美。如果不能体会韵律美,读《三字经》就大为逊色了。 6、我们虽未学韵,但我们本身有天生语感的,尤其是孩子处于启蒙阶段,很难对他谈音韵的,所以我们先创作、对比王应麟写的《三字经》,总结规律,以后再进入韵的理论学习。 二、今日内容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这12个字有7个入声字,还有器、义两个仄声,表达出特别的意义。语气重、高、短促。正音识字读书要按照创作的年代来读,因为声音是有意义的。所以读这句话时一定要把入声字的字感读出来。 这里用这么重的语气,实在是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目前流行的大拇指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方式,还有一种该打就打、该批评就批评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方式其实是非常全面。过往私塾有戒尺,当然平时只是警戒用的,但先生一旦使用戒尺,就是孩子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用一次,孩子终身受益。先生用戒尺,也多是因为孩子做人做事态度不端正。学习如果不能落实到做人层面,学很多知识也是没有用的,要把态度教育放在第一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与上述四句不一样,一是换韵,二是平声字大量增加。有文质彬彬、谦谦君子的高雅感觉,要读出来。 初次接受吟诵的人,能把每天24个字认真吟好,慢慢就会有体会。只要坚持,一个月就会吟诵。不坚持的人,三两个月就发现跟不上了。所以一定要坚持。 三、其他问题:有师友喜欢用全本的录音来学习教学,也未尝不可。但我们比较强调老师当下的发挥和面对面的交流(包括正音识字的平台),录音只类似照片,老师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对交流对象起很深的影响。
上一期: 《中庸》15
下一期: 三字经讲解55——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