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音识字读经典】微信公益课程——泰勒吴军华老师主讲。
第69讲摘要: 古代教育大学内容。《三字经》王夫子给出的学习次弟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孝经》,古代私塾先生会根据学生的情次作调整,比如身体弱性格弱的人先读《孟子》吸取孟子浩然之气,体现古代一对一教学和因人而异以人为本的理念。现在编写版本先《大中论》后《孟子》是根据文字量从小到多顺序。《孝经》先学也是考虑当下社会大力提倡恢复孝的目的。《三字经》作为开蒙教材,孝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孩子语言学习从单个字一重叠字一三个字连在一起一四五六七个字这样的过程。所以蒙小教材从《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完整系统,蒙小完整进入大学。大学教材很少有注音版,主要以孩子自学为主,以意理为主,少数不明白之处由先生讲解。2。论,从小篆看左边”言”在边是”Lun”即条理伦次。《说》议也。两个读音阳平二声《论语》感受到儒雅文质斌斌探讨的场景,孔门弟子行为举止活灵活现。发音”Lun”四声去声,感受到坚决明确象辩论会。中国汉字记录声音,声调发音都在表达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