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黄帝的黄。黄的早骨文像虫的形状,最初的时候是蝗虫的蝗,本义是蝗虫。说文:黄,地之色也。中国以农耕为主体,离不开土地。大概伏羲时代所居住的地域为黄色地。可看看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论衡》:黄为土色,位在中央。已经有五行学说的概念了。土,《左传》:黄中之色也。《礼记》:黄者中也。黄,为土,为中。《千字文》当中“天地玄黄”,这句话来自易经,“天玄而地黄”。黄最主要与土,与中有关。当黄帝解时,黄老之术,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炎(黄帝和炎帝),黄唐(黄帝和唐尧)。黄帝还有黄神之称。
黄帝的帝,像花的子房,中间像花萼,花瓣的外面还有绿叶,下面下垂的是花蕊,帝指的是花蒂。加个上,上帝(GOD),代表上帝,早有,但不是西方的那个GOD,中国帝的概念指的是天之神,上苍,引申为君主,天子,皇帝。说文,帝,王天下之浩也。尔雅:帝,君也。帝由花蒂引申为上帝,再引申为君主。中华民族将最高级的东西,甲骨文时代用花蒂来形容,很有意思。因为花蒂太重要了,承担一种物种延续,花蕊有雌雄结合之合产生果,这个物种才得以延续。用这么重要的花蒂来形容上苍,上帝就像花蕊一样,君王就像花蕊一样,民族得以不受侵犯,得以延续。有时不学说文,可能不知帝有这层含义。孔夫子讲的是仁,而仁又从果仁植物的仁引申出来。学到仁和帝时,发现祖先造字时,非常注意周围的事物,然后类比、延伸。
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姓姬姓,居住地是轩辕,号轩辕氏,姬轩辕,一直到百年前都这么称。现在很少将姓和地名连在一起。但姓和地名连一起是个传统。黄帝对社会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大,文字是史官仓劼整理,音律,数学,房屋宫室,车舟,衣裳,指南针等等。黄帝是什么时候出生,一般说是农历三月初三,经常会举行黄帝祭祀活动。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举行大型活动,在陕西省黄陵县,在清明节举行祭祀活动,黄陵县是黄帝去世的地方。有时间不防去这两个地方看看。黄陵县可以看到黄帝的脚印,还有亲手栽的柏树,太不可思议了。8个大人才能把这棵树抱起来。
皇,金文由三部分组成,下面是土,是灯座,代表灯柱,中间是灯缸,上面三个点像火苗表达灯光,皇的原义。原义是灯火辉煌。引申为大也。再引申,帝称为皇,本文中:“自农,号三皇”,指他们三位像灯火辉煌,给我们人类带了光明。后面特指君主,天子,皇帝。
居金文左边是人,右边演变为古,像人蹲着。许慎说文居也是蹲着的意思。后引申为居住。延伸出处于、处在。(佛印居石。核舟记)。本文中“居”就是处于,从时间上讲处于哪个位置。
上,底下一横是界线,表达高处,上面的意思。读音shang3,声音发生了变化,现读shang4声。什么时候读3声,平上去入中“上”读shang3,古体诗有“青苔上”读shang3.说文,上,高也。上的读音有往上走的感觉。这个上本来是高的意思,时间上讲是早、前、久远。“居上世”上指远古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