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解154——阶段总结 中国文化与教育

三字经讲解154——阶段总结 中国文化与教育

2016-08-26    59'35''

主播: ww_echo

269 15

介绍:
正音第154讲摘要:请关注正音公众号,获得更多学习信息 2016年8月26日星期五 中国文化与教育——对前面三字经学习的总结。 中国文化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用圆圈的方式(通讯员的方式)把文化做一个概括与分类。最里面的部分(核心)是三字经中所说的亲师友,习礼仪,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其中识某文部分讲了蒙小,四书、六经、诸子百家等,以及在儒学的基础上所学的历史,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三字经所列出的学习次第很清楚,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主要教我们做人做事。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 (1)中国的宗教,例如本土的道教,佛教,佛教产生地是与中国接壤的。但不要把道教和佛教与儒家文化一起讲,儒家文化是土壤,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佛教文化发展得很顺利,目前为止,世界各地的佛教依托于儒家的土壤发展得较好,没有儒家土壤的佛教是不能独立生存的。包括佛教发源地印度,时至今日,谁去弘扬佛教?是中国的佛教人事去印度弘扬中国佛教。 儒释道的顺序不要说错,各家总结不一,我们所说的是按照三字经的体系和中国实际情况去说的。实际情况为:假如中国剩下一种核心文化的话,那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可以深入到每个人的人心,反过来说,道教、佛教不一定是这样,我们没法要求每个人都做佛教徒,道教徒,但要让每个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没有任何人反对的,这就是儒文化基础土壤。 儒教和儒文化要区别开来,我们所说的儒家文化,不是儒教,儒教是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圈,不属于中国文化的最核心内容,儒教与儒家文化是有区别的,儒教已经形成了一个教派,是部分人参与的,不可能所有人都参与儒教。儒释道中的儒到底是指儒家文化还是儒教应予以区分。 (2)中华民族,民俗民风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除了宗教方面,还包括了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组成,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民俗、民风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这都不属于最核心的圈。儒家文化属于雅文化,民俗是属于俗文化。 最核心的圆是儒家文化,扩大一个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民族,民俗。再扩大一个圈,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往往具有时代局限性,说中华文明的时候不能脱离时间空间讲中华文明。 三个圈最核心部分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十三经,十三经是经得起时空考验的,不管什么时间和空间,它总是成立的,所以称之为十三经。经说的是普遍的意思,时空变化了,但经不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会随着时代变化,中华文明则离不开时空观。 中华文明之外的东西就是中华的不文明,如果说国学中全部是好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中华的不文明文明称之为野蛮、蒙昧,是具有人的动物性部分的特点所表现出来的。 同心圆理论对中华文化进行了概括,这个概括和分类使得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的条理比较清晰,有些人在讨论中国文化的时候,常常不在一个圈子里讨论,例如讨论雅文化时突然蹦出民俗的东西,就不好讨论,不在一个圈子里,就不好讨论。例如:说到儒家文化时,突然讲到民歌民谣,民歌民谣属于山歌,民俗部分,它不属于雅文化部分,就不好一起比较和讨论了。当然,他们的界限有些模糊。例如,在讨论儒家雅文化时,突然把中国的蒙昧与野蛮提出来进行比较,是不好比较的。例如,有人说中国古代有什么好?中国古代女人裹脚,并对此进行批判、反对中国文化,也不是在同一个分类圈子里讨论文化。 裹脚不属于雅文化,也不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属于中华文明,而是一种中华不文明的表现,是一种野蛮、蒙昧的东西,中国人也是一直反对女人裹小脚的。孔夫子的时代是没有裹脚的,是中国文化变异后出现的有趣文化。而后面的人也不裹脚了,让妇女按照自然生长,这也是符合中国的儒家文化的。 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野蛮仙现象,例如部落间的战争以及其他的一些战争,战后屠城是野蛮的,战争是政权的需要,获取政权后,应当安抚城里的市民,而不是屠城。屠城的野蛮行为在中国历史上时有发生,常说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扬州十日,这些都是非常野蛮的行为。政权的确立应以德获取。尧舜禹时代是禅让制,推举品德高尚的人当首领,经过三推三让,勉为其难做了天子,做了天子之后让各国顺利地发展,而不是屠城。例如,周朝取代了商朝,把商朝安排在宋地,成为诸侯国,流传下去,而不是采取屠城的行为,这就是中华文明。 在人伦方面,儒家核心文化在很早就建立了人伦关系,但是在学历史过程中,经常还会存在一些野蛮、蒙昧、破坏人伦的行为,这都不属于中华文明。例如,昭君三嫁单于,就是野蛮蒙昧的行为,乱了人伦。昭君出塞是汉朝故事,到了汉朝,还存在着这样一种行为,这说明了汉朝时,中国的核心文化和某些民族的文化差异非常大,汉文化处于人伦文明时代,某些民族还处于人伦关系还没建立的时代,处于蒙昧时代。孔夫子发出这样的感叹:“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在孔子时代,孔子已经知道中国核心文化与中国的其他文化有相当大的差距,孔夫子还说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去了夷地之后一定可以教化民众,让民众脱离野蛮,建立基本的人伦。 但破坏人伦的事情,在历史中也是时有发生的,时至今日也还有这样的情况。这是人的动物性造成的,因此。人一定需要儒家文化的教育,这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孔夫子说:“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就要跟文明的人在一起,跟具备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人在一起,才能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儒家文化的熏陶教化下脱离野蛮蒙昧。 以上是对中华文化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以下谈谈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三字经中所列出来的清单,亲师友,习礼仪,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要教做人,礼仪是一种方式,识某文也是一种方式,通过中华核心文化教育大众,孩子的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就是要普及儒家文化,用儒家文化教化所有的民众,儒家文化的普及教育首先要从蒙小开始,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开蒙时就应进行教育,能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语言文字,即正音识字,学习中国文化应从正音识字开始,反过来,要在正音识字中讲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的精神为统领来正音识字。这是一体两面的。 中国的传统是由儒士来落实正音识字,学儒(中国核心文化)就从正音识字起。这是自古说法,因为语音文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儒士在中国一般要做: 学而优则仕。这是儒士的重要工作,学好了之后,才能报效天下,才能为黎民百姓,天下苍生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儒士的重要工作。 儒士另一个工作是“有道则仕无道则隐”。适合出来做事的时候就做事,不适合的时候就隐居,隐居起来首先要独善其身,隐居后“学如不成反成医”,不能治世,就治人,让人民健康地生活,中医负责看病生理病,心理病和社会病,三个方面。 儒士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做当地的教化工作,负责当地教化工作这些人往往没有政府的任命,但是当地方圆百里,大家公认其为公正明白的人,遇到事情都去找他,是方圆百里的精神领袖人物。这次在佛山就有这样一位陶老先生,他现在还是负责湖南省益阳市安化这个地方的教化作用,负责当地的礼乐教化, 安化是出黑茶的故乡,安化有茶叶节,茶叶节每次举行大的仪式都会让陶老出门进行礼仪指导。 儒士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带动乡里乡亲共同劳动,共同致富,以前以家族村落式居住时,大户人家是与读书密切相关的,大户人家利用儒家文化带动整个家族和区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经常铺路架桥,改善生活环境。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企业家差不多。 儒士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做老师,通过做老师直接传承中华民族的核心儒家文化。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是最重要的,要传道首先要载道,载道首先要学富五车。他们的年龄一般比较大,五六十岁,阅历更丰富。在这个年龄之前要做前面所提及的几项工作,晚年做教育工作。以前所说到的先生一般是白发苍苍,留长胡子的私塾先生的形象。但也有年轻的,例如孔夫子就是比较年轻的。 中国传统是:从事教育的人跟当官的人,带领当地教化,共同致富的人,中医,老师,是一类人,这一类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着不同的事情,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新文化运动之后做了分离,现在似乎当官的、企业家、老师,都分出来变成了一种职业,形成了职业专业化。职业专业化石近百年形成的。 现代的官员,做得较好的人,往往是个导师,符合道统的,以德服人,赢得尊重。中国企业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是一个导师,例如李嘉诚,马云等,到了一定程度后更多地像老师,以道治企。这与传统不一样,传统的企业为区域经济,区域内设计的行业很多,现在的企业家有以行业为定位的。 当官、做中医的,带领人们共同致富的,传承中国文化的,是同一批人,做不同的事情,现代文化传承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中带来很大的参考:官员,中医,企业家和老师想办法通起来。让官员退休时来做教育,老中医有余力时做教育,企业家在条件允许时做教育,教育的主体——教师,尤其是爱好国学的教师退休后也做教育。私塾书院在未来会很兴旺,私塾的发展首先要具备好的私塾先生,私塾就是有好的私塾先生存在的地方,否则不能称之为私塾。 未来的教育要培养的老师,可以从爱好国学的,有儒士情怀的官员,中医和企业家和教师当中产生。正音识字读经典过了蒙小之后会继续往前走,坚持学习,按照三字经的次第读好书,就能出来一批接近传统私塾先生的人,这时候中国的私塾就会诞生。 (声明:以上文稿记录未经泰勒吴老师校对,仅供参考,详细内容以录音为准。)
上一期: 别董大
下一期: 论语 公冶长第五1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