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世之约——三生石

隔世之约——三生石

2016-12-12    08'59''

主播: 岁末寒琳

38179 1485

介绍:
【隔世之约——三生石】 文案:叶灵 朗读:寒琳 都知道的三生石,却不见得都知道的故事。 唐末名士李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自其父死于安史之乱,悲痛不已,又见世事纷扰,遂绝意仕途,至惠林寺隐居为父守孝,发愿一不为官二不娶妻。寺中僧人圆泽颇有文才,为人纯正,二人渐成莫逆之交。闲时游乐,追古寻幽,遣兴抒怀,诗赋相和。 一日二人欲同游峨嵋,李源本想从荆州沿三峡前往,圆泽却以为从长安经过更为方便。李源坚称已决心避世,更无追求仕途之心,岂可再提京师长安。圆泽暗叹行止不由人定,黯然应允,于是二人从荆州入川。途径南浦,见一身怀六甲之妇负瓮汲水。圆泽告诉李源,她就是他要托身转世的所在。 李源不明就里,问其原委。原来,圆泽大限早至,应投生这位妇人之家,奈何与李源交往深厚,彼此知心,不忍离去。今既遇上便不可再避。圆泽叮嘱李源三日后至妇人家,新生一子便是他再生之身,当以笑为验。又相约十三年后杭州灵隐天竺道再见。 李源知道圆泽所说非妄,心生悲戚,却不得不与之诀别,圆泽说罢趺跏坐化。三日后,李源依嘱到圆泽投生的家里探望,果见那新生小儿正被沐浴,冲他咧嘴而笑。 白驹过隙,十三年弹指而过。李源不忘旧约,前往杭州灵隐寺。天竺道上,忽闻有人呼唤他的名字。循声望去,只见涧水对岸,有一牧童骑青牛背,唱竹枝词,形貌酷似前世圆泽,心下知道圆泽守约而至。圆泽虽是隔世之身,旧日性情未变,对他遥唱: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百感交集,欲与之长聚叙旧,不料圆泽言其尘缘未尽,二人无法再续前缘,说完又唱: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唱罢,圆泽拂袖隐入烟霞而去。 三生石的故事到此嘎然而止,余音缭绕,悲凄哽咽。曾经的故事说的是两位男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与隔世之约,到了如今却变成了情人间的盟誓证言了。可是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痴心一片却依然只换来“相见争如不见”的结局,让人不禁感慨万千。也许,面对三生石,说什么都不过是云烟一朵吧。 【三生石】 叶灵 隋堤晓树荡月枝,小坐苍凉诉离迟, 哀父烽烟离身后,历历犹记别泪时。 无情烟雨皆不管,此生唯愿付琴诗, 可怜如练清溪处,化外芳音共赏识。 禅座方寸日日明,闲观浮尘白驹逝, 颜色但凭秋风尽,春华何曾早得知? 信步漫竹照花畔,忍累苦母三年痴, 已就文心语枫笺,他朝抿逢灵隐寺。 诚信自此守春月,高情经年殁秋实, 碎梦无端萦单枕,弄笔有意题兰芝。 起卧不平十三载,堪堪花笑带露湿, 且取向路娇莺伴,牡笛灵音慰相思。 低眉无语了此忆,背面清泪君独拭, 缘说生死本天定,各自静心明堂执。 古来比丘修十世,终比双子何其似。 紫宵去处总凄切,莫若长揾三生石。
上一期: 第一场雪
下一期: 昭君怨——纳兰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