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练习
1.请回顾一个你曾全心全意聆听某人的经验。
2.什么样的内在条件或外在条件,能支持你有能力去同理倾听他人?又什么样的内外在条件会使我们无法倾听呢?
3.你可曾有过对某人表达你的痛苦,然而却得到霍利•汉弗里(Holley Humphrey)所列举的某一种普遍行为反应(列举于小标题“先别急着做什么;停一下”底下)。
请回顾两个这样的经验。在这两个经验里,你喜欢你所收到的回应吗?为什么喜欢或为什么不喜欢?
4.请读过一遍普遍行为清单(“就去做啊”清单,也就是那些我们倾向就去“做”,而却不能同理倾听的事项)。
清单中有哪些你特别感到熟悉?请回顾两个你以“就去做啊”的方式响应的情况。为每一个情况简要的写出两行对话:
(1)那个人说了什么(来表达他们的痛苦)
(2)你做了什么响应(参考上连清单指出你当时所做的行为为何)
5.现在回头把你在上面(2)所写的响应,改变成以言辞表达出来的同理倾听的回答(当然,在真实生活里,你的同理可以是沉默)。记住同理倾听需要我们去感觉或猜想(而不是能辨识)其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以言辞表达同理心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猜错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然而这么做是希望对方对猜错之后所做的响应,会引导我们更正确地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6.回到你在上面第3题所描述的两个情况,在每个情况中,想象你在向对方表述你的痛苦之后,你所希望收到的一个同理倾听的回应。
7.描述一个你会选择把某人的话转速并反应回去的情况。再描述一个你选择不如此做的情况。为什么你在这两种情况会有不同的做法?
8.马歇尔引述约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的话:“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指责看作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你有过以下的经验吗?你有能力从一句表面上严酷不中听的话中,听出说话者的感受和需要,由此,而把原本不快的经验转为喜悦——也就是使自己能运用能力,为他人的处境提供帮助。若有,请回顾这经验,
9.当你把某人的话转述反应回去时,你希望你的意图是什么?你如何肯定那是你在某特殊情况下的意图?
【◎请回顾你说出来给别人听的话,以及每句话背后你的意图。你能怎么做来使自己更能觉察,到底你的意图是或不是与非暴力沟通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