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婆婆续(一直在这里等你)
文/残莲幽梦
她是我们村里的瞎婆婆,每天都会守在村口等待,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
瞎婆婆有名字,还是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她叫凤儿。听我母亲说,瞎婆婆小时,是一个美丽大方、温柔体贴的女孩,她长着一双会说话的杏核眼,乌黑的发辫很是可人;她心地善良,脸上天天挂着笑容,整日像一只欢乐可爱的雨燕。她喜欢帮助别人,也因此乡亲们都很喜欢她,对她的与人为善赞不绝口。
文革时,下乡劳动改造之风吹遍全国大地。年轻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一批批年轻人来到村庄里扎营,凤儿家就住在旁边。
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要去工地劳动,凤儿也和他们一起参加劳动。
每次,劳动任务是落到人头的。由于这些年轻人都没干过这些累活,而其父母又都是国营企业的工人,靠微博的薪水维持家用;所以,没人教你干活。
刚下乡时,年轻人还是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有说有笑的,以歌声激励自己。可是,不到七八里,行军队伍变得稀稀拉拉,大家走走停停,还不停地擦汗,有些年轻人走不动了,要打退堂鼓,还是老师跑前忙后的给大家鼓劲儿,大家才一股做气,走到了目的地。
工地上,凤儿她又勤快又熟练,也许正是她劳动惯了,这些活儿都不在她话下,她每天都能提前完成任务,然后又帮大伙干。
干了两天,很多年轻人累得受不了,哭闹着要回家,受情绪的影响,大家心情都不好,没心情吃饭。
凤儿看见屋子角落的一个年轻人,他单瘦的身子,白晢的皮肤才二天就被晒成古铜色了,只见他弯着身子在抚摸着脚。
凤儿走过去,看见他的双脚肿得像一个大馒头,脚底磨出一个个的血泡,疼得他冒汗。
凤儿就忙烧了水,还放了一些艾草,让他泡脚。然后蹲下身子帮他轻轻揉捏。泡过脚后,让他感觉全身轻松多了,脚也不是那么痛了。
打那之后,凤儿对他特别的关心,有肉时,她不舍得吃,留下来给他吃;也不管什么好吃的东西,她总会留给他。
天气炎热,工地就如大火炉,快把大家伙炸出油来。凤儿知道后,就熬了一大锅凉茶,让大家喝,以免中暑。
而她,会私留一碗凉粉,把他叫到一旁,偷偷地给他喝。那甜甜的、凉凉的、香香的凉粉,就如凤儿的美,一并留在他的心里。
记得有一天,突然而至的大雨把大家浇成了落汤鸡。夜里,他发起了高烧,可这村里离最近的卫生院也有20多里,黑灯瞎火的,当时又没车子。没有办法送他去医院。
凤儿知道后十分焦急,为了不耽搁他的治疗,她毫不犹豫地把他抱回自己家里。凤儿这样做,是看他住宿的人太多,环境又不好,不利他治疗。把他带回家,也方便她照顾。
回家后,她找了艾叶烧水,给他擦身,又找来老姜、紫苏、葱白和红糖一起熬,给他喝;又用温毛巾给他敷头降温。见他一阵一阵地怕冷,她用被子裹紧他;又怕他出意外,她把他抱在怀里。那一夜,她一直守到他身边,没离开半步……
那一夜,后来也不知发生过什么事,虽然凤儿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为他忙前忙后,依然如一只欢快的小鸟。
可是凤儿眼里有了一种别样的目光,他们彼此都知道,大伙只会装作什么也不知,其实个个都心里明镜似的。
没过多久,大家伙都要回城了,他对她说,你等我,我会来接你的。
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大雁南飞没有捎来回信,凤儿一直守着村口等待,她两眼淌泪,轻轻地问:“你怎么还不来?我一直在这等你!”
光阴似箭,一等就几十年,凤儿的眼睛也哭瞎了,她从凤儿变成了“瞎婆婆”。曾有人问过她,那些年,那么多小伙儿追你,那么多人提亲,你为何迟迟不嫁?!
她幸福地笑着说:“那一晚,他抱过我…… 那一晚,是我最幸福的一晚,所以我等他。他走时,说会来接我,所以,无论他在哪里,无论等多久,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