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啊,请你留住乡愁 》节选作者:雷涛
倏(shu1)忽间,我早过了花甲之年。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时,还想着在位时的一些未竟之事,多多少少有些遗憾。很快,无拘无束的生活节奏和自由闲散(san3)的呼吸便使我将这些遗憾忘得一干二净了。随之而来的是绵绵不断的怀旧思绪。儿时的那些万般灿烂的阳光,那些发生在我人之初的或幼稚、或可笑、或滑稽的经历,时不时地在脑际浮现。想着想着,要么窃喜或捧腹(fu4)大笑,要么即刻陷入一种长久的沉思中。我想,历史真就是哲人说的,是设计师,是雕塑家。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是既定的。一生做什么,怎么做,都是设计师和雕塑家做主的,个人只是受他的指使和遥控而已。
记得2006年的夏秋之交,蒙中国作协创联部的恩惠,我去北戴河的创作之家疗养10天。王蒙老先生也去了,虽然不和我们住在一起,但天天可以见面。同仁告诉我,老先生正在这里创作一部新的长篇小说,也要拿茅盾文学奖呢!这句不经意的话对我而言,是小小的刺激。老先生年事已高,还在奋笔创作,我为何不可以利用这几天闲暇时间,尽其所能,也写点粗浅的文字呢?决心已下,我即谢绝了几乎所有的外出参观之旅。在屋内苦思冥索,终于像挤牙膏一般写出了七八篇忆旧的文稿。本打算在这个基础上再集中时间写下去,以期集结出个册子,可是回来之后公务缠身,便无暇顾及了。这一放,就是十年。
2016年的春节刚过,在由陈长吟先生主持的一位女作家的作品研讨会上,多位评论界人士除了点评作品外,还讲了当下散文创作的趋向及存在的问题。其中,谈到了主题散文创作的缺失。其理由是,当下不少散文集是将过去发表过的作品整理出来,按内容分辑或分类成书。书中的内容广泛但也庞杂。提倡作家集中提炼生活,选好一个主题进行创作。这个观点使我豁然开朗,让我即刻产生了一种认同感。我先前写的文章,多是儿时的回忆,是一些乡村记忆,如果主题再集中和明确一些,也许能成为一部散文集。这种想法让我的写作意识更清晰,主题也更明确了。
对于乡村记忆,我考虑最多的是它的历史的真实,即尽可能地将往事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要过分粉饰,也不要更多的忌讳(ji4 hui4)。除了追求语言技巧和构思的新颖外,就是写实。包括人物的形象、事件的始末,也包括使用那个时代的特定语气和言辞,让读者读到一种亲近和亲切。这种亲近与亲切,就源自原乡文化的原生态、乡愁的民族文化内质,以及它和现代文化的血脉(xue4 mai4)传承意蕴。
我的写作过程,就像一次脱胎换骨,由原来的“我”变成了另一种“我”。明显的变化是关于生命的认识以及对待生命的态度。如果在此前还想着如何拼搏、奋斗,非达到一种目的不可,那么60岁以后这种勇气和执念就大大弱化了,甚至完全丧失了。接下来的感受就是光阴如梭,时间过得太快、太仓促,我在不知不觉中变老了。
再下来的思考就是如何珍惜今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