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落叶飘飞的季节,总会想起《蒹葭》这首诗。
《蒹葭》属于《诗经·秦风》,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周孝王时,封非子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因秦襄公护送有功,又得岐山以西大片土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雍(今陕西兴平)。
这首诗到底在歌唱什么?
有人认为是一首爱情诗,一个年轻人在思念恋人;
有人说是讽刺诗,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
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抒发自己澹泊明志。
“伊人”到底是谁呢?
——不管他,将这首诗,唱给我们尊敬和喜爱的人吧!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第一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读作“兼”“加”,水草,有人说芦苇,有人说是荻,总之是生长在水边的草。
苍,原指深靑色,这里指老,物壮则老,秋天下霜后芦苇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白露,白为入声字,大约读作短促的“帛”。
所谓伊人,那个人。伊,彼也。也有人认为“伊”当作“繄”,繄的意思是“是”。上古音读若“伊”的声母、“威”的韵母,雅音或读若“一”。
在水一方,一是入声字,上古音与今天粤语“一”(jat)类似。这里,发音大约处理成短促普通话四声。方,同旁,读若旁,一方即一旁。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音素去声,上古音读若萨入声,逆流而上。洄与溯的意思类似,水欲向下,违而而上。
道,音“倒”上声,路。
阻,有“险”和“隔”的意思,很不容易走。
溯游,顺流而涉。
宛,依然,一说是仿佛。
第二章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凄,入声字,上古音大约读作tsei,《说文》:云雨起貌。风起云涌将要下雨之前,芦苇在苍茫的水天之间摇摆。
白露未晞,晞,中古音大约读作xiəi,《毛传》:干也。
在水之湄,湄,中古音与今天的普通话相似;湄,眉也,临水如眉也,即水边水草交会之地。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道阻且跻,跻,今天读济,中古音大约读作tziəi,登高,往上走。
宛在水中坻,坻,普通话读作池,上古音大约读作diei,水中高地,如水中的小沙洲。
第三章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采采,《毛传》讲,“犹凄凄也”,跟前一章当中的“凄凄”一样,描绘得是蒹葭的形象,很多。采,上古音大约读作tsəi,(《四库·诗经世本古义》“采”叶纸韵,此礼翻),读ci上声。
白露未已,已,当止讲,指露水还没有干。上古音大约读作jiə̌,此处我们读常音(纸韵)。
在水之涘,涘,普通话念寺,此处读若纸(纸韵)。《說文》曰水厓也,在水之涘,就是水边的意思。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道阻且右,右,古音读作以,据《唐韵》,“古音以历引经传子集证之,是当读作以,非叶音以”,《郑笺》:言其迂回也。
宛在水中沚,沚,水中的小沙洲,音“止”(纸韵)。
第一章,以蒹葭起兴,紧接着就转到伊人,似近实远,恍恍惚惚、追寻不得。这是一种朦胧之美,象中国的写意山水,你说它没有什么吧,越看越觉得内容无比丰富。《道德经》云:“少则得,多则惑。”
第二章、第三章,只换了几个字,但是意境和情感上却是层层递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观看蒹葭,由远到近,由形态,到姿态,到数量。
时间上,为霜、未晞、未已,写出从寒露之重,到朝阳徐升;空间上,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从远不可及,到近在只尺。让人感觉到时空的转变中,作者的心境和情感也在难以察觉地变化,那种似浓而淡的、挥之不去的、难以名状的情绪,似乎也在苍茫的天空下随着蒹葭荡漾在深秋的水上。
西方写实,东方写虚。实的,精细精美,小中见大;虚的呢,若有若无,极少包罗极多。这是两种审视客观世界、表达主观感受的模式。
这首诗,当我们尽量用古人读书的字音和吟咏方式轻轻吟唱,语言将是多余的了。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