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善德篇4⃣️.1(27.79.8.51.9.55.59.38.81.65.49)

道德经善德篇4⃣️.1(27.79.8.51.9.55.59.38.81.65.49)

2021-08-30    28'00''

主播: 爱心永驻🐴

292 1

介绍:
《道德经》第四讲:善德篇 第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 【题记】 本章指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不要等大怨形成再去和解,那就晚了,怎么能称得上善呢?所以圣人心中有天地,善于管理天地氣化,以和为贵,对百姓不苛责,人间没有怨氣,自然合於天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正文】 和①大怨 必有余②怨 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③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 无德司彻④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注释】 ①和:和解、调和。 ②余:剩下的。 ③契:契约。 ④彻:周朝税制。 【直译】 和解大的怨恨 必然会剩余一些怨恨 这怎么能说是至善呢? 所以,圣人拿了借据而不会去追讨 有德的人,就好像是拿着借据一样宽厚 无德的人,就好像是税务官一样苛刻追讨 天道是没有偏爱的 总是给与善人,帮助善人 【绎读】 和大怨:化解大的怨恨。 首先,有大怨,就要化解、和解,大事化小,不可上升为剧烈的矛盾冲突,怒发冲冠、一怒拔刀,而导致无尽的悔恨,不可为也。始终着眼于要和解、化解人间的怨氣。 必有余怨:必然会剩余一些怨氣。 但是,有了大的怨氣,就不可能完全化解干净;就好像是一个东西扭曲、变形,再怎么恢复,也会有各种痕迹留下。 安可以为善:怎么能算得上善呢? 所以,有了大怨再化解,那不能叫善于做人,善于从氣化上解决问题。 回顾《道德经》“积累篇”整体思想,就是:“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里隐含的意思就是,从一开始就不要结大怨,而是在怨氣初萌的时候就要化解,或根本就没有怨氣。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所以圣人拿着契约的左边借据,也不会去追讨。 契:丯,用刀刻痕;大,为木的伪变。古代借据用木头作成,刻上文字,中间分成两半,左边为债权人拿着。所以,左契,是债权人的拿着的借据。左、右能合在一起,就说明是对的;所以也就有了各种词组、成语,如:契合、默契、契据、契约、契阔谈宴、若合符契,等等。 上古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王者,如黄帝、尧、舜等,自奉甚俭,即使百姓有借贷于国家,也不会为一己之私去追讨债务,百姓自然没有怨氣,更不会有大怨,这才是真正的善。 本章虽然讲圣人管理天下,但是普通人也能从中受益。从个人“修之于身、修之於家、修之於乡”的角度解读,要始终秉持和氣的原则,以和为贵,自然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业顺利。 有德司契:有德的人,就好像是拿着借据一样宽厚。 左为尊,也有宽厚之意。 这在生活之中如何落在实处呢?其实就是不要得理不饶人,要有种宽厚待人的德行。老子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就是有种对人有种慈爱,对待他人就如同父母对孩子一样。 无德司彻:无德的人,就好像是税务官一样苛刻追讨。 彻:就是周代的税法。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也就是什一税,从田亩收入中抽取十分之一作为税收。税务官为了完成任务必然没有好脸色,所以比喻为无德。 生活之中,就算是站住道理,也不要去苛责别人,应该见好就收。 天道无亲:天道是没有偏爱的。 类似“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表示没有亲疏远近之分。 常与善人:但是,表现为善人总是会多得到一些。 这是为什么呢?善人,心中有天地,念兹在兹,善于管理天地氣化,自然能与天感应,感而遂通。 【旁通】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查。 《论语·颜渊》: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道德经》第四讲:善德篇 第08章——[上善若水] 【题记】 本章指出,要向水学习,修炼自己的善。水有不争之德,最接近于道。水有哪些德行可以效仿呢?一共7项。 【正文】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①众人之所恶② 故几③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④ 与善仁 言善信⑤ 正善治⑥ 事善能 动善时⑦ 夫唯不争 故无尤⑧ 【注释】 ①处:处于。 ②恶:[wù],厌恶。 ③几:几乎,相当接近。 ④渊:深潭。 ⑤信:诚信、信誉、按时到达。 ⑥治:治理。 ⑦时:及时。 ⑧尤:通忧,忧虑。 【直译】 最高的善就好像是水一样 水善于利益万物却不争取回报 处在所有人不喜欢的地方 所以跟道最相近 居住要像水一样善于处于低下 心胸要像水一样善于保持深藏 待人要像水一样善于亲近仁爱 说话要像水一样善于守住信誉 为政要像水一样善于清静治理 做事要像水一样善于发挥能力 行动要像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 正因为什么也不争 所以才没有忧患 【绎读】 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好像是水一样。 传统之中,混沌、浑沦、天一生水,等等,都与水有关,表明,水具有奥义。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于利益万物却不争取回报。 例如,春雨滋润大地,江河航运船舶,湖海繁衍鱼类,用它的各种能力利益万物;但是,跟万物收费了吗?没有。所以,水有不争之德。 处众人之所恶:处在所有人不喜欢的地方。 低下是众人所厌恶的。但是水,却偏偏处于大家都厌恶的最低下的地方,反而能汇聚点滴溪流。在《道德经》之中,谿谷川河江海,依次越来越低。如: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故几于道:所以跟道最相近。唯有道才有类似水这样的上善,所以水跟道是最相近的。 居善地:居住要像水一样善于处于低下。 这里取水的谦下之象。水处于低处,越低则容纳越大,成就越大。圣人仿效水的谦下之德,心态最低,自奉最俭,百姓毫无压力,故百姓乐推而不厌,汇聚百姓的力量。当然普通人也可如此仿效,越谦下,越能团结他人,成就事业。 心善渊:心胸要像水一样善于保持深藏。 这里取水的深渊之象。淵是何意?《說文》:淵,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管子·度地篇》: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淵。《小尔雅》:渊,深也。综上,淵,指深潭,也就有了潜伏之意,如《诗·小雅·鹤鸣》:鱼潜在渊。老子用水的深渊之象,指出,做人要深沉内敛,不可浅露,言多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