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padding:15px;font-size:16px;} h1{font-size:22px;line-height:155%;} h2{font-size:21px;line-height:155%;} h3{font-size:20px;line-height:155%;} h4{font-size:19px;line-height:165%;} h5{font-size:18px;line-height:165%;} h6{font-size:17px;line-height:165%;} p{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10px;line-height:175%;} img{max-width:100%;overflow:hidden;} a{color:black;}庄子•逍遥游0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kūn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断句提示: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ào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参考翻译: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长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当海动风气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生命的力量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什么叫“野马”?要注意,不是一匹马。野马就是佛经上所讲的阳焰,太阳光下的一种幻影,也就是古代书上所谓的海市蜃楼。我们航海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就像是某一个地方,也看到都市,有人来往。事实上是假的,是海市的幻影,沙漠地带也有这个现象。我们在座的人,夏天都坐过汽车,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太阳大的时候,阳光从上面照下来,前面那一段路看过去就像是有水的波纹。但是,当你真走到那里,一点水都没有,那就是阳焰,是太阳光经过反射形成的虚像。这个反影,照在海面上,就是海市蜃楼,也是物理的变化现象。拿现在文学名词来说,就是“投影”,“野马”就是指这个东西。 “尘埃也”,尘埃是讲物质的最微尘,佛经常用微尘两个字。庄子说尘埃到了最小,看不出是灰尘。这两句话描述一切物理的状况。 世界上的生命,大的像这条大鱼变成大鹏鸟那样大。人类还够不上大,但是也不是最小的,因为最小的像一粒尘埃那么小。另外,还有一种,像是幻影一样的生命。 这些影子,这些生命,在这个世界上,靠一个力量而活,“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点题了,这个力量就叫息,也就是后世修道人所讲的“气(炁)”,没有这个气就死了。但是,这一股气,并不是空气的气。所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生命这股气,就像小孩子吹泡泡糖一样,把它吹得大大的,这个生命就充实了。没有这个气,就扁了,扁了就是老化,老化最后的结果就是死亡。这个气吹大了呢?就“怒而飞”,就鼓起来了,就可以升华了。像这样一个物理现象,大家要注意啊!吹牛之吹,也是庄子吹出来的,吹气之吹也是真吹,生命是这么一个东西。 庄子的文章,东一句,西一句,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其实是处处相干的。不过,现在人的读法就没有味道了。要以念古文的念法,以前读书都是那么念的。要那么念出来,才晓得他的文章是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断过。多蓝多远的天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给我们提了三个问题,他说我们仰头看天,看到天上那个晴空,一点云都没有,那个叫苍苍的颜色,我们认为那个是蓝天。他说,我问你,天真的是蓝色吗?你爬到天上看过吗?他说那个蓝色的叫作天吗?那么,今天夜里这个黑色的不叫作天吗?也是天呀!明天早晨太阳出来,天上看到白白的那个白光,也是天呀!你看庄子多么科学,多么有逻辑! 他提出第一个问题问我们,你认为苍苍的这个天,就是天的正色吗?“邪”字是感叹式的疑问词。换句话说,天究竟是什么颜色,你没有办法断定它!因为天在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颜色。所以,读《庄子》的时候要注意庄子提的问题,问题后面还有很多问题。 第二个问题,“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你认为这个宇宙是无限大吗?远到没有办法再远吗?对这个问题,他没有给答案。所以,后世人讲,中国禅宗完全受了《庄子》的影响,禅宗的教育法,永远不给你答案,要你自己来作答。他说,你认为宇宙是远到没有底吗?你如果说是,他说,那么我们站在这里,也算是一个宇宙的起点了,宇宙就在这里,你怎么还说它是没有底的呢?这是逻辑问题了。所以,白马非马,白马非白,那就辩不完了。第三个问题,“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他说,当他在高空里头,看我们在下面,就像上方世界看我们下方世界,你说和从下往上看一样吗?这是问题了。现在很多人坐过飞机,飞上了几千米的高空时,看下面,看台湾这个海岛的画面,好像小孩子的作业本上的图画一样,蛮好玩的。看到这些高楼建筑,像火柴盒一样大,绝不是我们站在地面上所看的这个高楼。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了。他这两个问题没有批驳任何人,可是已经把我们的境界都推翻了,否定了。你不要认为你的知识够了,你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不对。你认为这个鱼没有变成大鹏鸟吗?有的。你认为这个宇宙是这样吗?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不那么讲,那么讲就不是庄子了,他只提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一研究,你都会把自己的全部观念推翻了。所以,人不能固执成见,以为自己都是对的。大海般的胸怀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又说一个故事,是另一个道理。他说大海如果不是那么深厚,就没有办法载起大船。多少万吨的船,要在海中浮起并行驶,假使没有那么深厚的水,行吗?他打了一个比方,假使我们装满一个玻璃杯的水,在地上挖一个小坑,“覆杯水”,就是把这杯水倒出来,把这杯水倒在那个小坑里,这个小坑里的水,能不能载起几万吨的大船?只有小孩玩的时候,把芥菜子假设成英国大邮轮,才能放在那个小坑的水中漂浮。庄子说,如果把一杯水倒进水杯底一样浅的坑里,然后把这个圆杯放在上面,把它当船,当然也浮不起来!动不了,胶住了,因为水浅,杯子大。 你看庄子之会说话,读通了《庄子》就会参禅了,这么一件事,好几个层次。第一,他明白告诉你,水要深厚,像大海一样,才可以容下大鱼、大船在里头走。如果没有深海一样的容量,那个小水坑浮一个小芥菜子,那是小孩子眼里的伟大,如果把那个杯子再放上去,就浮不起来了。一切都是容量大小的问题。这就是在讲人生的见解、眼光、思想、见地。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都不同。你要成大功、立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器度,像大海那样大,培养自己的学问、能力像大海那样深。你要修道,要够得上修道的材料,先要变成大海一样的汪洋。所以,佛经上形容阿弥陀佛的眼睛“绀目澄清四大海”,又蓝又大,就像四大海一样。而我们的眼睛太小了,有时连眼白还看不见呢!当然,观点和气魄都不行了。这几句话透露了极多的意义,他回转来再讲大鹏鸟飞起来的条件。大风高飞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今”字有人主张照原文读今,也有古书主张加一点,就是命令的令,所以我让大家知道,两方面都可以解释。庄子说,这个大鹏鸟要飞的时候,非要有风不可,如果风力不够,两个翅膀都没有办法展开,就飞不起来。大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以上,大气层都在它下面。庄子是很科学的。学过航空学的人都懂,飞机要起飞,风向不对不能起飞;乱流中间不能起飞,直升机会掉在那个乱流中。飞机碰到乱流,赶快要往上飞,要超过那个乱流。鸟要起飞,要靠风力,风力愈大,愈容易起飞,翅膀快速一打,就起飞了。假使我们将来修道修成功,要起飞也一样,也要借助一下风力,就可以飞起来了,这是同一个道理。拿这个道理比喻人生,你要想事业成功,就要本钱,本钱就是你的风。有许多青年,要这样,要那样,讲了半天你有资本没有?一点钱都没有,你就是没有风,当然飞不起来。那你就乖乖地在家里打坐吧!不要飞,多好呢!要想飞就要培养这个风力,风力愈大,飞得愈高。所以,年轻人要想做一番事业,你的学问,你的能力、才智都要去养成,那就是你的风。风力愈大,愈能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往下面一看,就是所谓的驰骋天下,天下万物都在你的下面,非常渺小。那个时候,你已经不觉得自己伟大了,没有伟大可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