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padding:15px;font-size:16px;} h1{font-size:22px;line-height:155%;} h2{font-size:21px;line-height:155%;} h3{font-size:20px;line-height:155%;} h4{font-size:19px;line-height:165%;} h5{font-size:18px;line-height:165%;} h6{font-size:17px;line-height:165%;} p{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10px;line-height:175%;} img{max-width:100%;overflow:hidden;} a{color:black;}庄子·齐物论 01 南郭子綦qí /隐yìn机而坐,仰天而嘘xū,嗒tà焉/似丧其耦ǒu 。颜成子游/立侍shì 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gǎo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qí曰:“偃yǎn,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lài /而/未闻地籁lài,汝闻地籁lài /而/未闻天籁lài 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qí曰:“夫/大块噫ài 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qiào 怒呺háo。而/独不闻之/翏翏liù 乎?山林之畏隹cuī ,大木百围之窍qiào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 jī,似圈,似臼jiù,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xiāo者、叱者、吸者、叫者、譹háo 者、宎yào者,咬jiǎo者,前者唱于yú而随者唱喁yóng ,泠líng 风则小和hè,飘风则大和hè,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tiáo 乎?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bǐ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 yǐ 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yé?”参考译文:南郭子綦靠几案坐着,仰起头做深呼吸,身心放松,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弟子颜成子游刚好侍立在前,就问道:“您这是怎么了?形体竟然能像干枯的树木,精神也可以使它像死灰一般吗?您今天靠几案而坐跟往常的神情不一样。” 子綦回答:“偃,你问得正好啊!今天我是忘掉了外在的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说过‘人籁’而没有听说过‘地籁’,听说过‘地籁’却没有听说过‘天籁’!”子游说:“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子綦答道:“天地吐气风。风不吹则已,一旦劲吹就会使众多孔窍发出怒吼不已的声音。你难道就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长风吗?山林参差不齐,合抱大树上的孔穴,有的似鼻,有的似口,有的似耳,有的似方孔,有的似环圈,有的似舂臼,有的似深池,有的似洼地,有的似浅坑。风吹这些孔窍发出声响,如激愤,如尖叫,如叱骂,如呼吸,如痛哭,如欢笑,如哀鸣,前呼后应,小风则小和,大风则大和,暴风停止则所有的孔窍归于无声。你难道就没有看到草木随风摇动的样子吗?”子游说:“‘地籁’就是风吹孔窍而发出的声响,‘人籁’就是用竹管吹出的乐声,请问‘天籁’是什么呢?”子綦回答:“‘天籁’就是风吹众多孔窍而发出的不同声响,这些不同的声音是孔窍本身的原因,哪有谁命令它们响呢?庄子•齐物论01解读(一)南郭与颜成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 南郭子綦是一个人名,是庄子所提到的,后世也就把这个人列入道家的神仙传、隐士传里面去了。南郭是复姓,子綦是名字。我们现在假设是看电影或者电视,出现一个镜头,有一个人叫作南郭子綦,管他是个老头子呀,中年呀,不管是什么人,他是一个人。 怎么叫“隐几而坐”呢?我们要注意啊!在庄子那个时代,没有凳子,没有椅子,不像我们现在。我们看到过日本人坐榻榻米,上面放一个矮茶几,大家盘腿坐在席子上,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生活,那个时候就是这样。 “隐几”不是这样趴着,而是软下去了,人这么一溜就软下去了,好像茶几都把他盖住的样子,这叫隐几。像同学们在教室做功课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那就叫作伏几而坐了,不是隐几。南郭子綦坐在席上,人向下面溜,似坐不坐地软下去,好像神气懒散得不得了,把头一翘,“仰天而嘘”。 这个里头有道理啊!嘴里头嘘一口气。要注意这个嘘,到了魏晋的时代,不叫作嘘了,所有的神仙传、隐士传上,就把这个嘘叫作仰天长啸。魏晋时代有一个隐士叫孙登,善啸。究竟怎么啸呢?老虎叫称为啸,难道一个人坐在那里学老虎叫吗?不是的。古人所谓啸,同庄子的仰天而嘘是一件事,就是吹口哨,吹一个很长的口哨。有许多同学口哨吹得好,西门町,中山北路、电影院门前,年轻人吹口哨吹得很好,这个就是长啸。 “荅焉”,这个荅不是答话的答,而是头一低,人向茶几下面一溜,头仰起来,吹一个很长的口哨。这样把气一吹,心里所有一切都吹出来了。头一低,“似丧其耦”,好像丧失了一个东西。这个“耦”不是夫妻配偶的“偶”,这个“耦”是指所有的外境,相对的东西。一切外境都没有了,人就那么一软,就下去了。你说他死了,不像死,活么也不像活,反正是懒洋洋的,懒得没有骨头那个样子。 庄子第一篇讲《逍遥游》,由一个鲲鱼变成大鹏鸟,九万里高空南飞说起,最后到达了无何有之乡,了不可得,一无所有,就是《逍遥游》。第二篇《齐物论》开始,不像《逍遥游》。这里一开始,讲南郭子綦这个人也不是灰心,也不是死亡,好像懒散到了极点,什么都没有。第二个镜头就出现,南郭子綦的学生颜成子游,站在他旁边,颜成也是复姓,子游是名字。“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我们注意,那个时代,没有桌子椅子,只有茶几,榻榻米席子,所以,对长辈,不是站着,而是有事情跪着做。古书上常见膝行而前的字句,就是在要紧的时候,长辈叫,你就用膝盖头走路,趴着就过来了,这个叫膝行。到过日本的就知道,平常都是双膝跪在榻榻米上,最恭敬的是站着等着,恐怕长辈吩咐什么事。 现在子游“立侍乎前”,站在前面,他看到这个老师这么一个情形,就问:“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他的话翻译成白话就是:先生啊!老师啊!你干什么啊!你这个样子吓死人的。好古怪!我今天看到你,整个外形都变了,一个人变得像一块干枯的木头,没有生气了,内心像冷灰一样。煤烧成渣子,渣子还可以点燃再烧,如果烧成了灰,就一点火气都没有,冷冰冰的。人怎么身心可以到达这个样子,“老师啊!你今天干什么?”他下面又补充了两句。交臂非故 “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两句话,“今之隐几者”,老师,你从前也有这样懒洋洋地休息一下,你今天特别不同。你今天靠在茶几上休息,这个状况“非昔之隐几者也”,与从前你每次靠在茶几上休息的情况完全两样。我照文字解释是这样。 如果只照这样文字的解释读《庄子》,一定把庄子冤枉了。庄子在这句话里,已经点题了。我们照古文讲叫作点题,点出那个题目,画龙点睛。魏晋期间,名画家张僧繇,画龙通常都没有点睛,只要他把龙睛一点上,画的这一条龙,立刻变成真龙飞走了。画龙点睛,破壁而飞,就是说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