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共读第5周第05天总第33天(2024.10.25)庄子·齐物论 15 罔wǎng两/问/景yǐng /曰:“曩nǎng/子行,今/子止;曩nǎng/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yǐng/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tiáo翼/邪?恶wū/识/所以/然?恶wū/识/所以/不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参考译文: 影外淡影问影子说:“刚才你移动,现在你又停止下来;刚才你坐着,现在你又站起来;你怎么这样没有独立的意志呢? ” 影子回答说:“我因为有所依靠才会这样子吗? 我所依靠的东西又有所依靠才会这个样子吗? 我所依靠的就像蛇有依靠于腹下鳞皮、蝉有待于翅膀吗? 我怎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怎能知道为什么不会这样呢!”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的一只蝴蝶,遨游各处悠游自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忽然醒过来,自己分明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呢? 庄周和蝴蝶必定是有所分别的。这种转变就叫做“物化”。蝴蝶梦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他说,我过去做了一个梦,梦到我自己不知道我了,觉得自己是一只蝴蝶。像梁山伯、祝英台一样变成蝴蝶了,哎哟!那个飞呀,飞的。就是我们青年现在写的白话诗,飞得真高兴,从那个山飞到这个树啊,就是那个样子,舒服极了,“栩栩然”!形容那个飞得飘飘然的。“自喻适志与!”在那个时候,自己梦到当蝴蝶,真舒服啊,“不知周也”,庄子的名字叫庄周,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蘧蘧然是形容吓一跳的样子,他说,一下梦醒了,哎呀!我还是庄周,“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这一下我糟糕了,我搞不清楚了,究竟是蝴蝶在梦中化成庄周呢?还是我庄周做梦,梦到化成蝴蝶呢? 你说说看!现在我们不管庄子的问题,想想我们自己,人生活着是个梦,是这几十斤肉现在做梦,梦到变成我吗?还是等到有一天我大醒,或者等到民权东路口那个(殡仪馆)的时候,才说我变成肉呢?这就不知道了,庄子没有下结论。庄子说,当我梦到是庄周的时候,是蝴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蝴蝶?这个还不说,譬如青年同学,很多结了婚,生了孩子,你究竟由女儿、儿子变成爸爸、妈妈,还是由爸爸、妈妈变成女儿、儿子?想想看,还真是个问题。是的,人生如梦,庄子在前面说,夜里做梦时喝酒,白天会流泪。夜里做梦死掉了,也许白天发了财,中了奖券。梦境很难把握。我们现在活着的这个生命历程,前途的好坏,你有没有把握?也同梦境一样没有把握,这个大梦中究竟是哪个对?他下面提一个问题。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究竟是庄子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到庄子呢?这个中间一定有个分别,一定有个主宰的,有个道理的。譬如说,我们昨天夜里做个梦,哎呀!昨天夜里做个梦,吓死了,真好笑!对不对?大家都经过的,尤其是吃饱了,消化不良,梦到被鬼赶,或者被人追,自己躲也躲不掉,或者有一样东西消化不了,这是身上有风湿,根本不要怕的。这些叫作病梦,也是生理上的问题。发炎的时候,梦到火烧,身上水分太多,有湿气,梦到大水。这一类在《黄帝内经》上属于病梦,与生理都有关系。 你说昨天夜里做一个梦,把自己吓死了,真好玩,到底是现在在说梦话,还是昨天夜里在做梦?我们自己想想看,这是一个大问题。那么不管是昨天夜里在做梦,还是现在在说梦话,昨天夜里做梦的时候,你说自己知不知道是在做梦?有个青年同学答复不知道。但是你错了,当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我们很清楚!对不对?你想想看,晓得那个是红烧肉,也晓得去挟!而且喜欢吃肥肉的人一定选肥的,你说你在做梦,怎么会不清楚啊?你梦中出现喜欢的人,你看到高兴得不得了,你梦中并没有糊涂,对吧!我们现在醒着的,是真糊涂。你不要认为现在不像在梦中,不相信的话,昨晚睡一觉,今天起来了,昨天夜里做过的事,你想得起来吗?都糊涂了嘛!所以你白天自己认为这个清醒的主宰,是个大糊涂啊!梦中认为那个糊里糊涂的并不糊涂啊!很清楚!生死的道理,生命的道理,要在这个地方参究。庄子点题点得非常清楚,由忘我讲到最后结论,最后一句话“此之谓物化”,是中国道家的思想。 道家看宇宙万物,都是互相在变化,以道家的观念看,这个宇宙是个化学大锅炉,我们也不过是这个锅炉里头的化学品而已!现在我们的化学合成过程怎么样呢?青菜、萝卜干、牛肉、番茄炒蛋装进去,还有什么菠菜啊,白菜装进去,又作用于身上的细胞,头脑又会思想。当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肉烂了变成肥料,又作用于青菜、萝卜啊,又化成这些东西,彼此都在化,化来化去,“物化”。所以生与死,在道家不叫作死,道家把人的死亡称为物化,是另一个生命变化的开始。死没有什么可悲,活着也没有什么可喜,所以在妇产科前不必送喜幢,殡仪馆前也不要送挽联!庄子说都差不多,不过一个是睡觉去了,一个是来做梦,如此而已。小结《齐物论》 我们注意,第一篇《逍遥游》,是讲怎么样能得逍遥,这篇《齐物论》则讲“物化”。普通人很可怜,众人役役,被物质所变化,我们只得接受物质影响我们的变化,我们做不了主。深深潜伏在海底的鲲鱼,一跃冲天,可能变为大鹏鸟;高翔天空的大鹏,也许一蹶不振,那是基因发生了变化。得道的人,可以自由,做了变化之主才能够逍遥。《逍遥游》就是佛学讲的解脱。所以注意哦!我经常给朋友们讲笑话,学佛嘛是学解脱,学道嘛学逍遥,我经常碰到这些学佛学道的人,哎呀!可怕得很,一来就磕头叫老师啊。我最怕磕头,他一磕头,我也要跟着他磕,我说这既不逍遥又不解脱,何苦来哉。不学道还好,学了佛以后,很拘束,毫不解脱。学道的人,常有这样不合道,那样不合道。你晓得什么叫道?你也没有得道,你怎么知道什么合道?你说别人说的,别人他也没有得道啊。你看,都在上当吧!学佛、学道的人,既不解脱又不逍遥,真可怜,不学还好,不学蛮清爽。庄子说,要怎么样才能够逍遥呢?要真把握了物化之主才能够逍遥。真把握了物化之主,接着才能够齐物,在宇宙万物不齐、不平等之间平等统一。这平等统一是什么呢?道!形而上的道。好啦!这两篇都是关联着的不能分,乃至内七篇都是相互关联着的。 因懂了《逍遥游》,你又知道了悟道,《逍遥游》告诉你悟道的原则。懂得了《齐物论》,你说悟了道了,悟了道以后,为什么讲梦?真正悟了道的人,佛学、禅宗是一样的道理,醒梦一如,白天跟梦一样。所以你们研究禅宗的,有许多人学禅、念佛、打坐、做功夫,我只要问你们两个问题,你们就都垮了。你念佛打坐很定,白天有人骂你也不生气,做梦的时候如何?还不行。好!梦中做不了主,你的功夫没有用!修道修得白天如此,梦中也在打坐,如果说偶然一次,瞎猫撞到死老鼠,还不算数啊!即使梦中能做主还不算,你有没有做到醒梦一如?白天跟梦境一样,梦境跟白天一样,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不要谈禅宗!不能只讲理论,这是真正实际的功夫。如果做到了醒梦一如,还没有了生死,要真把握住物化才能了生死。醒梦一如是初步的境界,真正做到了了生死是什么呢?“觉梦双清”,大彻大悟,悟了道以后来做凡夫,做个凡人那样。“觉梦双清”差不多达到道的境界了,所以功夫先要到醒梦一如;偶然做做功夫,蛮像修道的样子,梦中完全是凡夫的样子,那就是两回事了。庄子还梦到变蝴蝶哩!我们梦到的是变成蝴蝶的弟弟“糊涂”,那就不对了。 问:“觉梦双清”是不是就了生死了? 师答:差不多,但还没有到完全了生死。“觉梦双清”几乎达到道的境界了。你们年轻人不要随便禅啦!什么青蛙“噗咚”一声跳下水也是禅,那是什么禅?一个青蛙跳下水,那是不(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