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间世10及解读

庄子,人间世10及解读

2024-11-12    31'19''

主播: 爱心永驻🐴

60 1

介绍:
庄子·人间世 10  支离疏者,颐yí/隐于齐,肩/高于顶,会kuò撮cuō 指天,五管在上,两髀 bì 为胁 xié。挫针治繲jiè ,足以糊口;鼓策播精,足以/食sì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rǎng臂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 yú /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dài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 xì 曲,无伤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参考译文: 有一个支离疏(形体支离不全的人),脸部隐藏在肚脐下,肩膀高过于头顶,颈后的发髻朝天,五脏腧穴向上,两条大腿和胸旁肋骨相并。替人家缝衣洗服,足够过活;替人家簸米筛糠,足够养十口人。政府征兵的时候,则支离摇摆而游于其间;政府征夫的时候,则支离因残废而免去劳役;政府放赈救济贫病的时候,他可以领到三钟米和十捆柴。形体残缺不全的人,还能够养身,享尽天赋的寿命,又何况那忘德的人呢! 孔子到楚国,楚国狂人接舆走过孔子门前唱着:“凤啊!凤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败!来世是不可期待的,往世是不可追回的。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今天这个时代,只求避免遭受刑害。幸福比羽毛还要轻,却不知道摘取,灾祸比大地还要重,却不知道回避。罢了!罢了!在人的面前用德来炫耀自己,危险啊!危险啊!固守一条道走下去。荆棘啊!荆棘啊!不要妨害我的行走!转个弯儿走,转个弯儿走,不要刺伤了自己的脚啊!” 山木自招砍伐,膏火自招煎熬。桂树因为可以吃,所以就遭砍伐;漆树因为可以用,所以就遭刀割。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庄子人间世10解读(二)小结《人间世》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 这是楚国当年流行的俗语。“迷阳”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看起来是高深的文学,含有很多文艺境界,当年就是土话。“迷阳”就是路上那些荆棘,那些有刺的草木,会割伤人的手脚。实际上,迷阳迷阳,我们也可以说,到了湖南湖北一带,喜欢吃辣椒的,就是麻辣麻辣。“无伤吾行”,一边走路一边在念,这几个字是乡下人念的咒子,出门之前先念咒子,古代人很迷信的哦!就是说,我现在出门了,路上的荆棘,坏的东西不要伤到我的脚。“吾行郤曲”,我走得很慢很小心,这些有妨碍的东西,千万不要把我的脚伤到了。我们先了解了这四句俗语,全篇的东西都在这四句里头。下面一个结论,我们先了解。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说,山上的大树,自然地活在那里很好,为什么没有都变成神木,永远活下去呢?“自寇也”,本身长得太美丽了,太好了,所以招来别人的砍伐。太有用的材料,一定有人把它砍掉的,所以山木是自寇也。“膏火自煎也。”那些能够燃烧的油脂,古代叫膏,像猪油、鲸鱼油,等等,历史上的记载,把古代帝王的坟墓挖出来,里面铜锅里点的灯,千年不熄。那个灯里面是鲸鱼油,燃烧得非常慢,可以点个千万年。为什么这些动物身上有膏脂,会招来杀身呢?因为它有可利用的价值。“桂可食”,肉桂是补品可以吃,可以做药,“故伐之”。“漆可用”,现在油漆是化学的,古代就是漆树,这种树流出的汁,可以漆东西,有利用的价值,“故割之”。 一般人都知道,生命活着要有用处,有价值。其实啊,人生的价值,自己觉得没有用的,最有用。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活一辈子就好了,这是庄子的结论。看起来非常消极,对于社会、世界、人生是讽刺的。实际上,他一点都不讽刺,只是告诉我们四个字:“世路难行。” 《人间世》这一篇的结论是:世间这一条道路,是很难走的;生命要很有价值,自己处理生命要很有艺术;要懂得在哪个环境,应该要怎么样做。如果不晓得自处,会招来侮辱,招来伤害。 我们再看《人间世》这一篇,由孔子的学生中道德、学问最高的颜回,要出来救世,想出来做帝王师开始,被孔子骂了一顿,说他哪有资格出来做帝王师!这一条命要玩掉的,自救都救不了,还想救世救人,不如先自救。所以,教他如何修道,修心斋,如何自利而后利人的道理。接着讲了许多的故事,最后讲到孔子的本身。孔子善于教人,不善于教自己,所以自己也忧伤悲苦一生,结果碰到装疯卖傻的陆接舆,骂了他一顿,实际上也是恭维了他一番。 孔子一生之所以为圣人,在哪里看到呢?不在四书五经上,而是在《庄子》上看出来。圣人之用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救世圣人的观念。《人间世》全篇的宗旨,看起来像在讥笑孔子,实际上是非常捧孔子的。后世的儒者,孔子的门徒们,尤其宋明理学家,都是采用庄子所说的来捧孔子。他们看出来庄子在捧孔子,但是表面上,因为宗教性的排他心理,仍然拼命骂佛道两家,这是历史上非常不公平的事,文化史上也非常不合理的事。所以,我们要把《人间世》的宗旨看清楚,其中告诉我们世路难行,并不是世路不可行,世路是可行的,要自己善于处理才行。 总结起来,这一篇告诉我们什么呢?三个字,守本分。人要守本分,在什么立场就做什么事,处什么态度;大家进了歌厅唱歌,你就唱歌;到了舞厅跳舞,你就要跟着跳舞;大家喝醉了,你也要装醉;大家清醒了,你也要醒过来。如果大家清醒了都在那里做工,你仍躺在那里睡觉,那成什么话呢?那不是疯,那已经蠢到极点了。 可是还有个大道理,《庄子》内七篇是连贯的,真正善于处世的人,世路固然难行,善于行世路的人是什么人呢?是得了道的人。知道了《逍遥游》,知道了《齐物论》,然后知道了《养生主》,这三个内容都做到了,就是得了道的人,也就是佛家讲的菩萨道,然后才入世。这个入世啊,随便他怎么玩法,都是他的游戏三昧。这四篇连起来,是一贯的宗旨,就是大题目、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