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美的人,不容易做丑事

懂美的人,不容易做丑事

2017-06-06    09'01''

主播: yngaokun(乐高)

35 2

介绍:
  我有一位足够自律的朋友,他和我分享说,我每天早晨从刷牙开始,每每挤出一点儿牙膏,和上厕所用去的每一张手纸,都会想到,我正在消耗资源。为此他说,我每天就会想到应该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才能对得起我的“消耗”。假如不能对社会做出有意义的事,说大一些,就是在浪费生命。难怪曾子要说,“吾日三省吾身”。当一个人能够站到了这样高度,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会有自己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就会成为他们的良好习惯。我想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大概都会具有这样的美德。 比如,有些人会炫耀自己大排量的汽车,但在具有高尚品形的人眼里,那就是无知。相反,有美德的人他们会更谦卑,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车大,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大排量会带来更大的污染。   所以,美是来自内心的一种修炼,如果能把它变成一种习惯,我们就会遇见更多的美好。今天分享一篇祝小兔的文章《懂美的人,不容易做丑事》   有个陈年旧事,我刚毕业时在一家杂志社上班,老板也算媒体界一位大佬,个人风格鲜明。   有次老板在电梯里,遇到设计部一位同事,看到他穿休闲短裤配了一双拖鞋来上班,出了电梯就通知HR总监,让这位穿拖鞋的同事以后不用来上班了。   当时听闻后觉得匪夷所思,但确有其事,老板的理论讲出来也很浅显:一个连自己着装都没要求的人,又怎会做出好的设计?   类似这种不成文的规定,在时尚行业里尤为盛行。品位,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的作品,暗示着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求好的决心。   人们从不相信一个品位差的人能胜任传播美的工作,虽然也有个例,那也常常是拥有高超的审美后,对修饰外表的不羁。   后来我跳槽到另一家杂志社,最早时杂志有个名人家居栏目,做了几期后就做不下去了。不是因为栏目不受欢迎,是编辑们根本找不到选题。   一个人的家简直是他品位的终极呈现。有些人面上光鲜,穿着搭配都很时髦,可当他自信满满把你邀请进家,便一下暴露了里子。   地毯印满Fendi的logo,马桶圈要露出LV,这样一个家,想象下会好看吗?又能给读者提供什么有益的借鉴?   我倒是从此学到,不要随便请人去自己家,除非对自己的品位非常的肯定以及确定。   财富换不来好品位,品位跟财富一样平起平坐,甚至那些被强烈赞美的成功人士,也对真正好品位的人投以敬意。   这也是我在西方艺术界发现的一个重要秘密,那就是很多人投资艺术,不光是想要赚钱,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艺术品来展现自己的品位。   在很多西方人眼里,暴发户是一个令人蒙羞的阶层,一个夹着鳄鱼皮包的暴发户,远远赶不上只拎一个布袋子出门的教授,因为教授往往比他拥有更多金钱无法换来的品位和教养。   知识分子和手艺人受人尊敬,因为在他们在各自领域精益求精,有着更专业、更权威的品位。   颜值低不会让一个人丑,无趣味、差品位、低眼界才是真的丑。   那么如何培养好品位?   如果我们外表整洁,懂得礼义廉耻,有不错的教养,至少拥有了及格线。   另外,要对未知保持好奇,保持敏感,大量接收信息,多多益善地尝试,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   体验过最好的,遇见过最差的,最后筛选、辨别、甚至挑剔,直到生产出自我审美体系,而不是早早建立狭隘的审美边界,像从未走出过家门的那种眼界。   好品位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艰苦的工作,也需要耐心,每一天都是在自我成长和积累。就像喜欢艺术,阅读文学一样,没有大量的积累,不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   品位没有贵贱,各有各的风情,一个真正懂生活的人,品尝的是一杯香槟还是一杯气泡水,关键是那一刻他是否因此感到生活的惬意,心情的愉悦,而不只为了显摆。   我眼里的好生活,是喜欢的食物配上合适的容器,阅读到心仪和欢喜的书,有一个愿意花时间去培养的爱好,因为凡事必然要付出极致的专注,才能变得昂贵和精彩无比。   生活的现状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品位,恰恰相反,我们的品位和眼界,决定我们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做什么工作,交际圈和行为方式。   我相信真正好品位的人,他们也许偶尔触碰下线,但绝做不出太劣质的事情。   懂美的人,不太会做出丑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