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统计的数据上看,实物的价格会越来越低,理论上说,活得越长寿就越能享受到实惠。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讲过,如果画一条曲线,未来实物的价格将会越来越趋向于零。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金刚不败之身”,有朝一日你所需所用的实物,似乎都会变成为免费的。拿手机来看,它是最明显的,几年前3000多元买的手机,在微信里点击手机回收,填写一大堆“回收事项”后,给出一个回收价38元,并且还会附上一条温馨提示,下周价格趋势还将下降……那么将来什么会是最贵的东东呢?看来最贵的一定是服务,个性化服务的价格会比你所有物品都要贵许多。比如说,人工智能的设备可以是免费的,可是服务的软件是非常昂贵的。就像现在北上广深的一些“金牌月嫂”标价,比许多的白领还要牛。所以,在今生活的我们,不必去羡慕马云他们遇到一个互联网的大好机遇。其实,再过30年,人工智能将会带来的天翻地覆的改变,也会令那时的人们感慨万千:“我要是早生30年多好啊”!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段,走在前沿导师的思维方式。学者丹尼尔·德雷兹纳出版了一本新书《思想产业》。在这本书中,德雷兹纳说,“思想领袖的时代取代了公共知识分子的时代”。《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爱德华·卢斯在书评中解释说,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曾经把思想者分为两个类型,刺猬和狐狸。狐狸懂得很多事情,而刺猬专精一物。公共知识分子就是狐狸,他们懂很多东西。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说,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公共知识分子是“思想的二道贩子”。德雷兹纳则说,在最好的情况下,他们会毙掉坏思想,并且“揭穿那些伪装成共识的错误思想”。他们是江湖骗子的天敌。思想领袖是刺猬,他们只懂一样东西,“反复兜售,至死方休”。德雷兹纳举例说,前总统奥巴马就是狐狸型的;现任总统特朗普则是刺猬型的,是“现存的最厚脸皮的思想领袖”。德雷兹纳举出的另一个例子是知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他写过很多有影响力的书,比如《帝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等。尼尔·弗格森曾经是一名公共知识分子,但是,他对德雷兹纳说,他意识到,相比之下,思想领袖的收入更高,于是就开始迎合这个市场,“学者们怎么看待你的工作,远没有下面这件事重要:你的想法能否吸引别人花7.5万美元一小时的价钱听你演讲。此外,你的品牌比你的内容更重要。如果你出了点儿错,只要继续说下一个重要的问题就行。”
德雷兹纳希望重新唤回公共知识分子的时代。因为在他看来思想领袖们的言论,往往都带着迎合富有听众的色彩。“富人喜欢某些观点胜过其他”。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大学和智库享受更多的独立性。但是书评作者爱德华·卢斯认为这条道路并不可行,因为,独立是很昂贵的,大学和智库可能很难承受这种昂贵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