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注释:
1、釜甑:音fǔ zèng,古代用作炊煮的器物。釜为金属器,甑以泥土为之。2、陶冶:以所作的工作代指人,即治“陶冶”者。3、舍:何物也,后代作“倽”,缓言之为“什么”、“甚么”。
译文:
孟子说:“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才吃饭吗?” 陈相回答说:“对。”
“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吗?” 回答说:“不,许先生只穿粗麻衣服。” “许先生戴帽于吗?” 回答说:“戴。”孟子问:“戴什么帽子呢?” 回答说:“戴白帽子。” 孟子问:“他自己织的吗?” 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回答说:“因为怕误了农活。” 孟子问:“许先生用锅和甄子做饭,用铁器耕种吗?” 回答说:“是的。” “他自己做的吗?” 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的。”
孟子于是说:“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瓶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那么,瓦匠和铁匠用锅、瓶和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 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