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印万川慈善群 论语 14.13(3.31) 曾彦惠

月印万川慈善群 论语 14.13(3.31) 曾彦惠

2017-04-06    05'52''

主播: 武汉大学-珞珈山

47 3

介绍:
论语宪问14.13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真的吗?他老人家平时不言不笑,丝毫不取于人吗?” 公明贾回答:“这是告诉您的人说得过分了。他老人家在该说话时才说话,所以别人不讨厌他的话;到真正高兴时才笑,所以别人不讨厌他的笑;当合乎道义时才取,所以别人不讨厌他的取。” 孔子说:“原来是这样。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注释】 (1)《朱注》:“厌者,苦其多而恶之之辞。事适其可,则人不厌,而不觉其有是矣,是以称之。或过而以为不言、不笑、不取也。然此言也,非礼义充溢于中,得时措之宜者不能。文子虽贤,疑未及此。” (2)《集释》引宦懋庸《论语稽》曰:“不言、不笑、不取,矫激好名者类能强而制之。至时言、乐笑、义取,则时中之圣矣。告者固过,而贾言尤过。孔子论人,誉必有试,故以疑词姑置之,以待后之核实耳,非存一刻薄之念以待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