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译文】
子贡说:“管仲不算是仁者吧?桓公杀公子纠,他不能为主殉难,还做了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统领诸侯,使天下归正,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今天恐怕都还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着呢。难道要他像小老百姓一样,一味恪守小信,在沟壑中死去不为人知吗?”
【注释】
(1)《朱注》:“子贡意不死犹可,相之则已甚矣。霸,与伯同,长也。匡,正也。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被发左衽,夷狄之俗也。谅,小信也。”
(2)《杨注》:“微,假若没有的意思,只用于和既成事实相反的假设句之首。被,同‘披’。自经,自缢。沟渎,犹《孟子·梁惠王》的‘沟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