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周】流文溢彩— 余兴翠

【第九周】流文溢彩— 余兴翠

2022-06-11    11'23''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237 2

介绍:
编辑员:陈文萍 后期员:郑隆涛 BGM:《约定》——Elsee 末尾曲:《十二月的胶卷》——张昕 青春,一场盛世的繁华,愿不倾城,不倾国,只倾我所有。只为过简单安稳的生活,单纯而平凡。一支素笔,一杯花茶,一段时光,浅笑又安然。大家好,这里是心韵广播。我是播音员余兴翠,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流文溢彩》,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沈从文的《生命》。 沈从文 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品有《边城》、《中国丝绸图案》等。 沈作传世今尚在,从始至此无人越。文笔浪漫湘西绘,民俗特色乡土醇傍着梦幻的湘西水,枕着淳朴的湘西风,在这个如诗如画如却世外桃源的地方,时时刻刻孕育着沈从文的一切。平实淡然的生活似乎也起着一丝丝的波澜。自我的叙述,一个真实鲜活的沈从文跃然纸上,一件件的往事,不同面的沈从文。 “一般人喜用教育身份来测量一个人道德程度。尤其是有关乎性的道德。事实上这方面的事情,正复难言。有些人我们应当嘲笑的,社会却常常给以尊敬,如阉寺。有些人我们应当赞美的,社会却认为罪恶,如诚实。多数人所表现的观念,照例是与真理相反的。多数人都乐于在一种虚伪中保持安全或自足心境。因此我焚了那个稿件。我并不畏惧社会,我厌恶社会,厌恶伪君子,不想将这个完美诗篇,被伪君子眼目所污渎。”这是这篇文章中的一段话。 这篇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从古到今,有关生命的话题层出不穷,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探索亦是浩瀚无边。沈老这篇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散文,特殊的历史背景或许能给作品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是当我们今天重读它的时候,却感觉着鲜活而不失色泽,精辟而不加粉饰,写在那个时代,又仿佛写给六七十年后的我们。 究竟什么是生命?我不敢妄下定义,怕因我用词的肤浅而使生命褪色,因我的歪解而使生命之花凋零。生命包含的意义太宽广太深远,也是堆积在我们记忆里几乎很少过往的角落。保尔?柯察金的“生命格言”里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那么信仰生命,探索生命将会成为生命旋律中的主调。生命具有自然性,是人性的自然张扬,是强健生命力的健康发展,跃动着原始的生命活力,发掘着自然生命的原初形式和一种纯朴的人性美;生命又具有双重性,短暂与永恒、爱与死、单纯与复杂;其根本内涵是情感与偶然,意义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种种形式,包括宇宙自然的形式和人的生命的形式的疯狂与追求。倘若生命能呈现出与自然契合的原始人性,取得理性对它的驾驭,便成为符合理想的健全人生形式,生命将带来的美的境界。 珍惜生命本原的美丽,那些属于生命本身的东西,以清丽的眼镜,对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炫目,不为污秽所恶心,同时也不为尘世卑猥的一片生活厌烦而有所逃遁;永远正确看待生命,永远那么透明的看,幽僻处,细小处,都闪耀着光芒! 读他的文字像被他带入了一幅幅山水画中,这些画色彩明丽、水波荡漾山峰棱厉,它们时而紧凑,时而舒缓,时而浩渺无限,时而如密锣鼓点,它们不是图片,而是电影,甚至就是身边的水上人家,光、声、色全凸显了出来。 每个活人都像是有一个生命,生命是什么,居多人是不曾想起的,就是“生活"也不常想起。哲人不是生物中的人的本性,与生物本性那点兽性离得太远了,数目稀少正见出自然的巧妙与庄严。因为自然需要的是人不离动物,方能传种。 以上就是今天《流文溢彩》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余兴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