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书香雅韵》—郭炫鑫

【第三周】《书香雅韵》—郭炫鑫

2023-02-18    11'54''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231 5

介绍:
编辑员:连欣悦 后期员:郑轩杰 BGM:夕阳下小心翼翼的你 末尾曲:普通朋友 月亮和星星会不会互道心事。听风与凤窃语,看漫天熠熠星辰。我看着明月,看着星星,好像长上了一对翅膀,飞向了那神奇的星空。乡下的星空十分美丽,几乎整个黑色的幕布中都是星星和一轮明月。一颗流星拖着长尾巴似的蓝色磷光,在夜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弧线,好大一会儿才渐渐地消失了。平庸至极的繁星,像害羞似的,时隐时现,窥视人间。 大家好,欢迎收听心韵广播,我是播音员郭炫鑫。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书香雅韵》。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陈忠实的《白鹿原》。 一、作者生平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别白鸽》等40余种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在日本、韩国、越南翻译出版。曾十余次获得《当代》《人民文学》《长城》《求是》《长江文艺》等各大刊物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及西安工业大学陈忠实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作协名誉主席。 二、作品简介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首次出版于1993年。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1998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三、书评 《白鹿原》的寻根主题主要是精神和心灵的寻根,带着对精神中“真”的追求写出儒家文化的精髓,并通过文本中人物的个性描写,来宣传中国文化的深刻价值,表达自己“寻根”理念。作者的寻根性思考,并不仅仅停留在以道德的人格追求为核心的文化之根,而是进一步更深刻的揭示出传统文化所展现的人之生存的悲剧性。《白鹿原》在以关中人生存为大的文化背景下,展开了一系列的人物活***,粗野朴实的乡村习俗、慎独隐忍的儒家精神,则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体现出来。对于《白鹿原》文化寻根的主题研究者也有许多异议,因为作者在《白鹿原》中尽可能地突显了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侧写了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也具有新历史主义小说的意义。对于这一主题,有人认为陈忠实以这部《白鹿原》不仅为自己设置了一座很难以逾越的高峰,也为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设置了一道很难跨逾的梁坎。《白鹿原》在关中人生存情景的展示中,通过人物语言、行为表现了重构地域文化发展史的强烈意向。《白鹿原》保持了历史的混沌性和丰富性,使这部偏重于感性和个人主义的历史小说既成为一部家族史、风俗史以及个人命***的沉浮史,也成了一部浓缩性的民族命***史和心灵史。 2018年9月27日,由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在青岛揭晓。《白鹿原》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文学评论家白烨曾说“《白鹿原》本身就是几乎总括了新时期中国文学全部思考、全部收获的史诗性作品。”当代作家雷达说“我从未像读《白鹿原》这样强烈地体验到,静与***、稳与乱、空间与时间这些截然对立的因素被浑然地扭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而奇异的魅力。” 以上就是今天《书香雅韵》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郭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