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周】《国家宝藏》—翁悦妮

【第二十周】《国家宝藏》—翁悦妮

2024-01-09    12'25''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284 2

介绍:
.编辑员:王浚弘后期员:李丹敏BGM:《Bloom of Youth》--Key Sounds Ladel末尾曲:《나인가요(会是我吗)》--BAEKHYUN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大家好,这里是晓升心韵广播站,我是播音员翁悦妮,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国家宝藏》,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青铜神树。一、历史沿革青铜神树是中国商代的珍贵文物,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这件文物因其高度的特殊性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而被广泛关注和研究。青铜神树是国家一级文物,1986年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商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其中修复完整的一棵高达396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被命名为一号神树。另外还有一棵只有下半部分树身,被命名为二号神树。一号神树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已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主干三层,于山顶节节攀升,树的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树枝上分别有两条果枝,一条向上,一条下垂,果托硕大,全树共有九只鸟,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实上,一条龙沿主干旁侧而下,蓄势待飞。二号神树三面各有一跪坐铜人像,前臂残缺。商青铜神树是古蜀文明的代表,可谓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者,是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话意识形象化的写照,2002年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二、文物特征三星堆一、二号青铜神树大致的形态基本一样,总体都是下端山形底座,有挺拔直立的树干,也有树枝、果实和鸟,但是细节处则各具特色。一号神树残高396厘米,由于最上端的部件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树的下部有一个圆形底座,三道如同根状的斜撑扶持着树干的底部。树干笔直,套有三层树枝,每一层三根枝条,全树共有九根树枝。所有的树枝都柔和下垂。枝条的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枝头有包裹在一长一短两个镂空树叶内的尖桃形果实。在每层三根枝条中,都有一根分出两条长枝。在树干的一侧有四个横向的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二号神树仅保留着下半段,整体形态不明,下面为一圆盘底座。三条象征树根的斜撑之间的底座上,各跪有一人,人像的双手前伸,似乎原先拿着什么东西。能够复原的树干每层伸出三根树枝。它的枝头有一长一短叶片包裹的花蕾,其后套有小圆圈,与一号神树基本相同;但枝条的主体外张并且上翘,鸟歇息在枝头花蕾的叶片上,这却不同于一号神树。三、评价青铜神树当可视作上古先民天地不绝、天人感应、人天合一、人神互通之神话意识的形象化写照。由于年代久远,其艺术和考古价值难以估量。它不仅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古代蜀文明的宗教与信仰。在古代社会,青铜神树可能用于宫廷庆典、宗教仪式等重要场合,代表着古人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这些神树的造型独特,充满着神秘的力量和浓厚的宗教氛围,成为古代文明的见证。它们也向我们展示了古人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是古代艺术品的重要代表。青铜神树被认为是古蜀文明的代表,代表了古蜀先民对于自然、生命、神圣以及神话传说的信仰。此外,青铜神树也被认为是古代先进铸造技术的体现,其复杂的铸造工艺和设计显示出古人的智慧和技术水平。青铜神树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及太阳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话意识中具有通灵、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是中国宇宙树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伟大的实物标本。以上就是今天《国家宝藏》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翁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