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周】朱弦玉磬——连诗涵

【第九周】朱弦玉磬——连诗涵

2021-06-11    08'58''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261 2

介绍:
编辑员:郭楷茵 后期员:周佳炜 BGM:《时光散(Time scattered)》——马路通 末尾曲:《双向奔赴》——陳梦嘉 青春中最多的是那些奋斗的身影,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动力的阶段,可能你自身的才华在此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为你铸造将来辉煌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毫无疑问这样的旅途注定是孤独的、艰辛的,更有可能遭受他人百般的误解,对此,你唯有缄口不言。泰然处之,不必在意他人的眼神,因为仅有你自我才清楚,自我所想得到的是什么。大家好,欢迎收听心韵广播,我是播音员连诗涵,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朱弦玉磬》,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西塔尔琴。 一、发展历史 西塔尔琴(又名西塔琴),印度拨奏弦鸣乐器。为木制长颈的琉特琴,是印度最重要及最流行的传统乐器,西塔尔音色柔美、珠圆玉润,表现印度音乐中如怨如诉、婉转曲折的旋律,最具神韵魔力,主要流行于印度北方和巴基斯坦等地。西塔尔可以说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乐器,印度西塔尔大师拉维香卡无疑是把印度西塔尔推向西方,甚至推向全世界最重要的功臣。 西塔尔的源流众说纷纭,一般印象是从南印度的维那改良,但据考据应该是改自波斯的塞塔尔。西塔尔是北印度最重要拨弦乐器。至于是何时被改成今天我们看到的西塔尔原形,精确的日期已无可考,传说14世纪已有西塔尔的出现,但在1700年,莫卧儿帝国末期,西塔尔已开始逐渐广为流传,是毫无疑问的。 二、特点 西塔尔是北印度的代表乐器。拨奏弦鸣乐器。为木制长颈的琉特琴,是印度最重要的乐器。西塔尔琴的琴身呈梨形,由掏空的木头或葫芦和木制的音板组成。有的上方还有一个葫芦,主要是用来装饰,但也用于将乐器放倒时使其不接近地面。西塔尔琴的琴颈非常长,指板有16~18个可移动的环形金属品,用来指示旋律弦按音的位置。它有4~7根金属弦和两根持续音弦(不用按弦,但每根只发出一个单音),在它下面可以有11~13根金属共鸣弦,每根调成不同的音高,与旋律弦和持续弦产生振动,起增强共鸣的作用。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用带在食指上的拨子来拨奏。西塔尔琴适于演奏装饰滑音,音域达3个八度,多用于北印度古典音乐的独奏或伴奏。 纵观印度音乐,可分为南印度音乐与北印度音乐两大派系,虽然演奏乐器及歌曲风格不同,但音乐用语及理论却是相通的。北印度音乐受波斯和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属宫廷音乐一类。 在印度,一支西塔尔可以弹尽人间悲苦。同时,藉着琴声还可以显现弹奏者的社会阶层与地位,其中丰富性与变化性不寓可知。印度音乐的演奏方式与谱写音乐的方式全凭音乐演奏者当时的情绪与表达方式而变,这是极富有自由风的即兴创作。因此,或许我们在聆听印度音乐时需要用“心领神会”四个字来表达作曲者与欣赏者的心情。而印度音乐创作的目的并不在于激起欣赏者的共鸣,而是让欣赏者能够透过音乐达成“教化”的效果。它采用类似禅宗的教诲方式用“悟”来达成其希望的目的。音乐与宗教精确的连接,描绘出一副交织着幽雅与神秘风格的魅力。 印度音乐中那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波浪形、曲线形、甚至螺旋式的音乐进行,余音缭绕、婉转曲折的西塔尔,维纳琴声和呜咽欲泣的笛声,无穷无尽,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而音色多变的鼓声、和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印度风情画,给听众极深的印象。 三、评价 今天,印度的西塔琴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大家喜爱及运用。许多作曲家为西塔琴创作了大量作品,各种类型的流行乐、摇滚乐、世界音乐,乃至好莱坞的电影配乐里也常可以听到西塔琴声。李安导演的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就可欣赏到西塔琴的魅力。 以上就是今天《朱弦玉磬》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连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