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周】朱弦玉磬—陈佳宜

【第十四周】朱弦玉磬—陈佳宜

2021-06-11    11'59''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284 5

介绍:
编辑员:周晓妮 后期员:周佳炜 BGM:《角を曲がって会う「转角」》—— 时空储藏罐 末尾曲:《里面》——沈以诚 “要慢慢长大,我们都在悄无声息中变成了大人,不开心的时候就抬头看看星星吧!要允许自己短暂的难过,那是漫长人生中能偷偷喘息的机会。”大家好,欢迎收听心韵广播,我是播音员陈佳宜,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朱弦玉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小提琴。 一、发展历史 谈到的起源,就必然要涉及古提琴原始设计者的艺术观点和技术方法。现代的数学是技术学的工具,但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是艺术的启蒙。比例和序列是美学研究的要素,并且为所有的艺术家所采用。大师级的小提琴制作者,不仅仅是个方法学家,而且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小提琴的整体协调和一致主宰着整个设计。在16世纪中期的意大利绘画中,就可以见到小提琴,已知幸存下来最早的小提琴,在16世纪下半叶产于意大利北方。小提琴制作往往是围绕着家庭作坊展开的。16世纪上叶,小提琴的设计还没有达到标准化。小提琴的外形及其全部的尺寸千变万化。安德烈亚·阿马蒂(Andrea Amati)的手艺精湛,正是他率先为制作者制定了标准,幸存下来他的小提琴,注明日期为1564年,在设计上显示出非凡的想象和革新。他完善了传统琴头的大小比例。旱期小提琴上明显具有复杂精美的镶嵌装饰,此时让位于比较精细而纯朴的审美标准。这也许充分表明,现在的制作师首先关心的是小提琴的品质,而非装饰性效果。阿马蒂确定了沿小提琴所有周边都镶嵌单线饰缘的办法,饰缘区域的表面下凹。他创造了改变构造弧形结构方法的一种途径。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 (AntoiioStradivari)进一步提高小提琴的总体设计水平。他更喜欢比较平坦的弧形结构,结果使声音更加洪亮,而且他对提琴的外形做出了重大的改动。而第三家,即瓜尔内里家族,就注定成了小提琴制作界的一个传奇。安德烈亚·瓜尔内里(Andrea Guarneri)跟着尼科洛·阿马蒂(Nicolo Acnati )手艺学成之后,就同样专心致志地投入提琴设计工作,他的琴常常表现出一种不对称的魅力,有时琴的表面还留有设计图和雕凿的痕迹。虽然小提琴的基本设计模式,早在18世纪初就已确定,但从那时起也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1800年,以前古老的小提琴正在进行改动,试图使发音更加洪亮,并使音高能调到更高的标准。基本的改动是去掉琴颈,在原位装上一个较长的新琴颈。这个新琴颈,长出大约一厘米,向后仰安装,角度比较陡。再加上更为牢固的音梁,小提琴就可以承受住琴弦极大的张力。这时就存在非常大的向下压力,通过琴马达到琴的面板。结果听起来,发音就很响亮,音质就更辉煌。 二、特点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红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基本音色特点可以分成三大类:首先,阴柔之美。其音色含蓄典雅、细腻集中、甘醇华丽、忧郁神秘;其次,阳刚之美。其音色浓郁豪放、浑厚深沉、圆润明亮、浩然大气;最后,中庸之美。其音色宽松温暖、厚亮有度、刚柔相济、中庸诙谐。音色在小提琴演奏表现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提琴的音色训练显得非常重要。长久以来,小提琴一直以优雅美妙的声音深受人们的喜爱,它自如地表达出人们灵魂深处的情感。小提琴其声音接近于人声,更重要的是,它极其丰富的音色效果和细腻的音色变化,以及演奏者的倾情演奏。 三、评价 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人们所宠爱。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其制作本身是一门极为精致的艺术。 以上就是今天《朱弦玉磬》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陈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