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写《望春风》,源起于一次回乡之旅。
2004年,格非回了一趟老家,江苏丹徒县的一个村子,离镇江市20多公里。村子刚刚经过拆迁,老房子化为一片废墟,到处都是破碎的瓦砾,一片混乱。
细雨中,他在家门口坐了两个小时,四周空无一人,却好像听到邻居在说话:
那么多人都去哪儿了?“这对我刺激很大,心中就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把这些人写出来,不能让他们就这么消散了。”
由此,他的心中埋下一颗写作的种子,这种子与故乡有关。
几年后,他再次回故乡,在城里住了几年的母亲与他同行。母子二人回村后,发现了一些变化,老屋周边的芦苇生长茂盛,偶尔还有野兔出没。
“我当时特别感动,当年看到的废墟,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自身在恢复。”格非回忆说。
那一刻,他觉得自己不得不写。
从起念到田野调查、动笔写作、修改,再到完成23万多字的书稿,耗去格非10多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