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专门论述了学的问题。古人之学与今人之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古人之学涵盖了全部的人生,是以做人为基、为本、为核心来展开的。故而把《学而》放在了《论语》开篇的位置,重点强调学的重要。大家可以看看,我的解读是否有道理。钱穆老先生评价《论语》时说,“是孔门师弟子教训皆主为青年发”。“《论语》即一部青年宝训也。”足见《论语》在教育和文化上的历史低位和价值之高。
【原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能经常践习,不是很高兴吗?能有共同志向的知心友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
【说明】当下很多人,甚至是中学生的教材,都把这一章译成“学习知识并经常的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从实践中看来,学习知识并坚持复习、温习,并不能真正的给学习者带来快乐,能够给学习者带来快乐的往往就是学有所用,因而“习”字译成实践、使用更为准确,而不是简单的理解为温习、复习。至于“朋”的意思,绝不是今天泛泛而言的朋友,“朋”同门为朋,“友”同志为友,朋友就是后文所说的“可与适道”之人。应该是那些有着共同的远大志向的朋友,所谓神交已久的人,从远道而来才是令人喜悦的事情。至于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宜君子乎?”讲的是在强调两者修行的基础上,自己有了德才的时候,不被他人知晓的感受。在众多的大家注释中我更青睐钱穆老先生的看法。众家不足之处就是将本章的三句话分离开释义,难免有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很完整的体系的,这三句话之间,也应该有着逻辑的关系。我同意钱穆老先生的看法,学就是效仿,也即后觉者效仿先觉者。古人的学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还包括了向实践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技能,还包括了做人处事,方法学到了关键是实践、会用,改造自己也改造世界。也只有能够做到这样,才会有相知同乐的感受。这些都具有了,才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而不高兴,才有了君子的境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孔子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远”不单只空间概念的远,也有时间概念的远,空间的概念好解释,而时间的概念就需要用心感受了,是指一个人长久的时间没有精神交流的感受。
【原文】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为人孝悌却好犯上的人,不多;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从来没有。君子注重(做人的)根本,根本确立了,人道也就有了。好好的侍奉父母兄弟,就是仁的根本吧!”
【说明】孔子的教学内容文、行、忠、信,有子在这里言及的还是做人的规律问题,强调做人的根本是仁德,孝悌又是仁德的根本。
【原文】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的人,是很少有仁慈的。”
【说明】孔子强调的仁是根植于人的内心的,巧言令色的人无法做到外在的行为于内心的一致,所以就很难有真正仁德的。
【原文】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否忠实守信了?教给学生的知识我实践了吗?(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我践习了吗?)”
【说明】这句话反映了曾子的严于律己的精神,他经常的反思自己的言行,是不是符合忠信和实践的标准。这里的疑义在“传不习乎?”一句,有人说是曾子反思先生教给他的知识及时的温习没有,也有人说曾子反思自己要教给别人的知识自己实践过没有。我更倾向于后一种理解。这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应该不断反思的一个问题,如果教给学生的知识自己都没有实践验证过,这样的教育者其责任心就该值得怀疑了。
【原文】1.5子曰:“道(dǎo)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行政要严肃认真,恭敬而守信用,节约使用财力、爱护人民,役使民众要在农闲时节”。
【说明】此章还是说明孔子的“仁、信”的思想的,是从国家理政的大局角度而言的。
【原文】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谨而信,汎(fàn)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 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谨慎忠信,要热爱世上的每一个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这些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书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