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美文】在岁月里写诗

【晚安,美文】在岁月里写诗

2014-10-24    27'12''

主播: 南京大学广播台

45 9

介绍:
在岁月里写诗——汪曾祺散文引读 你是否想找到一篇散文,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香味?你是否想在匆忙繁杂的生活事务中,享受人道其理、抒情其华的语言风格?让我引你走近老小孩汪曾祺。在汪老先生的散文中,你尽可翻阅生活,读出诗般的韵味。 “……故乡古话说这种鸟常带来幸运。我见它们吃吃喳喳做窠了,我去告诉祖母,祖母去看了看,没有说什么话。我想起它们来了,也有一天会像来了一样又去了的。我尽想,从来处来,从去处去,一路走,一路望着祖母的脸。 …… 槐树种在土山上,坐在树上可看见隔壁佛院。看不见房子,看到的是关着的那两扇门,关在门外的一片田园。门里是甚么岁月呢?钟鼓整日敲,那么悠徐,那么单调,门开时,小尼姑来抱一捆草,打两桶水,随即又关上了。水东东的滴回井里。 ” 听他缓缓叙述——花园里的草类:菖蒲、巴根草、芝麻、虎耳草和紫苏,各色各味,总带着童年回忆的亮红色彩。花园里的虫类:天牛、蟋蟀、蝉、蜻蜓、土蜂和螳螂,形态、捕法与玩法,尽是城里孩子未曾体验的愉快。花园里的鲜花:桂花、腊梅、海棠、绣球花同荷花,穿插进园里园外与他有或没有亲缘关系的人们:父亲、母亲、表姐、小姑姑、花匠……花香与人情交织,勾连成一张丝绸的丝缎,绵绵地勾起人的回忆和惆怅。 “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的一声把篙子投入水中,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这条船的水程,其实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说起汪曾祺散文,最浓重的气息大概就是人情味了。在他的文字世界里,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有浓重的生活气息,然而又超出生活的层次,上升到灵魂的高度。 “八月,葡萄‘着色’。 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来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汪先生笔下的葡萄不仅仅是种水果,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它物质的外表在精神上转化成一种情调,这种情调在作者的营造下自然而又亲切,平淡而又优雅。这就是汪先生对待文学和生活的共同态度:闲雅。 有人说,汪先生身兼两美,一是美文,二是美食。汪先生对美食的钟爱,是否源自家乡高邮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产出的众多美食?又或许是汪先生对美食的钟爱,源自对故乡的回忆和思恋?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们能够看到淋漓尽致展现着的乡愁、眷恋,就像是那冒出来的红油,就在纸上漫开来,浓烈厚重。 秋日适合读汪曾祺。他的文章中,一个个字如同水中磨洗过的白石子,干净圆润、清清爽爽。汪曾祺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甘美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一种新文体。 在这金黄的秋日,让我们翻开书页,走进汪曾祺的文学世界。 推荐书目: 《花园》 《我的家乡》 《葡萄月令》 《端午的鸭蛋》 《草木春秋》 收听今晚节目,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