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菜条”与“海口岛”
沛然
近日,在和同学网聊中,惊闻我师范时期的恩师冯老师,已于半年前驾鹤西去了。尽管他已接近百岁高龄,我心理上有所准备,但还是惊的口不能合,心痛不已,久久难以平静。无奈之下,只好在思绪的海洋里,撷取几朵记忆中的浪花,以示纪念!
冯老师在我们师范化学教育的历史上,可以说是一座令人仰止的丰碑。他平日里看着好像不苟言谈,心存忧虑的样子。这大概是在那个政治斗争至上的年代留下的阴影吧!(听传说他是因****,被从大学贬到了师范,未经考证)。私下里,他却像一个慈祥的老者,总是对人语重心长,教诲谆谆。把温情和希望注入人的心田,从而催生出前进的力量。其处世、为人等方面,真正称得上是德高为范。
在教学上,冯老师更是学高为师的典范。一登上讲台,他的表情就由肃穆变得和蔼可亲,露出亲切的微笑。讲起课来,居高临下,深入浅出,用最通俗的语言、最朴实的例子、最形象的描述,把教学内容演绎成迷人的故事。带领我们畅游在分子、原子、电子、离子、………等微观世界的海洋里,尽享学习的乐趣。
记得在一节学习溶液的课堂上,他述说到,溶液里的溶质是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形式分布的,所以不会沉淀,不易析出;而悬浊液、乳浊液里面分布的则是它们的颗粒或液滴,所以容易沉淀或上浮。讲到这里他又话锋一转,说到,还有一种液体是胶体,他里面分布的物质介于溶液和悬浊液之间,不是单个的分子、原子、或离子,而是这些微粒的集团。他们一般不会沉淀或析出,但在一定的温度和盐度的作用下,也可以沉淀和析出。
因为,这已经把教学内容引向了更高的知识点,涉及到电化学的内容。为了让大家能理解、接受,他举例说,如果我们把一根咸菜条放到一碗粥上面,等粥凉下来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稍有点生活常识的人会立刻想到,粥是冷凝的,而咸菜条周围则是清水。他说,这就是胶体在一定的盐度和温度下沉淀的结果;接着,他问到,为什么多数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都有一个江心岛呢?道理亦如此,是江河水中胶体微粒和海水相互作用,天长日久沉淀的结果;紧接着,他又问,为什么黄河入海口没有形成岛呢?那是因为黄河入海口是摆动的,另外黄河水泥沙含量很大,直接淤积形成了新的陆地。
就这样,他通过三问三答的方式,把一个抽象的.、微观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化学现象。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变成了具体的、宏观的、看得见、摸的着的现实答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让人在微观和宏观、抽象和现实之间切换自如,往来自由。使人沉浸在故事里不能自拔,不愿出来,总感到课堂时间太短,嗔怪下课的钟声惊扰了年轻的**。真是想不明白、不理解、记不住都难啊!
师范毕业后,在我短暂的教学生涯中,送了一个初中数学毕业班和三个化学毕业班。教学中,我把冯老师的方式方法付诸实践,结果考试成绩在公社(镇)每年都名列前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的十多年间,由于我的办公室和冯老师的住处很近,工作之余我多次去他家。名为看望,实际上是去从老人家言行中长知识,所得收获,远远大于看望的价值。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不失风趣、慈祥、和蔼可亲。记得有一次,我和明山同学去看望,他高兴的要我们看他的“疙瘩体”。原来老人家由于年老手颤,书法作品虽然遒劲有力,框架匀称。但笔画已不再光滑,而是疙疙瘩瘩,他风趣的自称为“疙瘩体”。我至今仍有收藏。还有一次,他告诉我:“你的一个师哥来我们市里当领导了,已到我家里来过,你可去看看他,以后可能对你有所帮助。”尽管后来我没有去联系,但冯老师那慈祥的爱,至今仍温暖着我的心。
退休离岗后,我来到江南生活,杂务繁忙,心中难静,再也没能去看望。近年,从微信里看到其他同学去看他,虽然已九十多岁高龄,还是那么精神矍铄。于是,我曾下决心,再回山东时一定去看他。哪知还未成行,等来了老人家仙逝的信息。
呜呼,悲哉。愿老人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