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冲突迎来三周年。这场持续已久的冲突,深刻影响着俄乌两国、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
2022 年
战争初期:俄军采取闪电战战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迅速推进,试图快速达成战略目标,但遭遇一定挫折,如在基辅等方向的进攻未达预期,不得不收缩力量。
基辅战役初期:2022 年 2 月 24 日战争爆发后,俄军迅速向基辅推进,试图通过快速行动瓦解乌克兰政府。但乌军顽强抵抗,俄军在城市周边遭遇激烈战斗,后勤补给线也面临挑战,最终放弃对基辅的大规模进攻,撤离周边地区。
之后阶段:俄军转而重点攻略乌东地区,控制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部分地区以及赫尔松、扎波罗热的部分区域等。
乌东四州公投入俄:2022 年 9 月 23 日至 27 日,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州举行 “入俄公投”。根据公投结果,四州以高支持率加入俄罗斯联邦。这一事件极大改变了俄乌冲突的地缘政治格局,让乌方失去大片领土,也使俄方在乌东地区的战略利益得到进一步巩固 ,成为俄乌冲突中的重大转折点。
2023 年
乌军反攻:乌军在美西方军援支持下发起反攻,试图收复南部和东部被占领土,特别是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以切断俄军的后勤补给线并对克里米亚形成战略威胁。但俄军依托防线固守稳局,迫使乌军就地转入防御。
巴赫穆特战役:这场战役从 2022 年 8 月持续到 2023 年 4 月,是俄乌冲突中最为激烈和残酷的战斗之一。巴赫穆特位于顿涅茨克北部,是乌东重要交通枢纽,连接着 7 条公路与两条铁路线,是乌军重要补给线的前沿。双方在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场犹如 “绞肉机”。
据美国媒体报道,历时 200 多天的巴赫穆特争夺战双方共伤亡 24 万人,其中乌军伤亡 14 万人,俄军与瓦格纳雇佣兵伤亡 10 万人 。此役对双方士气和战略布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乌军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改变了一些作战策略。
2024 年 - 2025 年
俄军占优:
乌军突袭库尔斯克:2024 年 8 月 6 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遭到乌军大规模袭击。乌军第 22 机械化旅近 300 名武装人员使用 11 辆坦克和 20 多辆装甲车,对俄军部署在库尔斯克州俄乌边境附近的边防阵地发起进攻。随后,双方持续在库尔斯克边境地区交火。截至 8 月 13 日,袭击已造成该州平民 12 人遇难,121 人受伤。乌军最多曾占领了 1000 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是开战以来在俄罗斯境内最激烈的战场之一,给莫斯科带来了压力。乌克兰方面试图通过此举增添未来谈判筹码,然而进入库尔斯克的乌军后续被俄军包围,局势紧张。
顿巴斯地区:从 2024 年全年来看,俄军在顿巴斯地区基本上突破了乌军两道防线,乌军在顿涅茨克的最后一道防线 —— 红军村防线,也处于相对压力之下。到 2025 年,俄军控制顿涅茨克 75% 和卢甘斯克 99% 的行政区域。
南顿涅茨克方向:2025 年 1 月 24 日,俄军控制大诺沃西尔卡,夺下了乌军在南顿涅茨克最后一个后勤中枢,又获得了直插乌克兰腹地的战略跳板。
克里米亚大桥遇袭及后续:2024 年 7 月,克里米亚大桥再次遭遇袭击,这是连接俄罗斯本土与克里米亚的重要交通要道,袭击引发俄罗斯强烈反应。俄军随后加大对乌克兰南部地区的军事打击力度,旨在摧毁乌克兰的军事设施和后勤补给线,以报复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并巩固在该地区的军事控制。
2025 年,俄军占领库尔斯克州 60% 的领土,并向苏梅州纵深推进,试图切断乌军补给线。
|Song List|
01.небо над головой - Туманность Андромед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