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人人都是播客
打开APP
72分钟
60金币
166.漫谈相声十七年(1949-1966):进入“体制内”成为“文艺工作者
188
0
12天前

听专业相声人,拆解相声专著!玲珑塔门市部推出全新系列专题——精读相声理论读物,和你一起更深入探讨相声的表演和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相声也迎来了新生。但新生似乎蕴含着生存危机,泥沙俱下环境中诞生的表演和语言,不被大众接受。相声艺人摇身一变,成了文艺工作者,这种身份下如何面对危机?艺人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国家组建了文工团,同时用“团带班”和对业余爱好者的大力培养,丰富相声行业队伍,这些历史的细节究竟是什么样?这一期我们继续读祝鹏程教授的《文体的社会结构:以“十七年”(1949-1966)的相声为考察对象》,看看相声如何“于危机育新机”,让这个行业再一次端起了饭碗。

往期回顾:

152.漫谈相声十七年(1949-1966):相声的“传统”究竟什么样?

159.漫谈相声十七年(1949-1966):改良之路,从撂地到茶馆再到电台

— — — — — — — —

【本期话题】

03:58 相声演员在新中国伊始,不适应而产生了危机

13:27 从相声艺人到文艺工作者

20:12 改变相声行业的一笔:相声改进小组

35:58 当相声演员进入文工团

49:02 在团带班的制度下,培养了大批的相声演员

54:18 大彩蛋:门市部logo上的“犯犬学习小组”到底怎么来的?

63:31 除了专业演员,对于业务爱好者培养也是相声行业的一个新的特色

— — — — — — — —

主播:星马豪、村长(小红书@炒饭村长

文案编辑:星马豪、村长

音视频制作:晨曦、柯南

封面设计:村长

BGM:《Rami-BLUE (HOPERUI remix)》;《Ice Tea》- Not The King;《The Sponge》- Bob James,Earl Klugh;《Swingset》- Bob James;《I'll Never See Your Smile Again》- Bob James;《Fish At The Pier》- Biosphere;《鼓与花(伴奏)》- 戴荃

— — — — — — — —

【找到我们】

微博:玲珑塔门市部小伙计

小红书:玲珑塔门市部

B站:玲珑塔门市部

抖音和微信视频号搜索:玲珑塔门市部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快下载荔枝app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