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独自面对布料的时装设计师,到服务艺人演唱会的“视觉枪手”,从时装圈的“人情世故”到演出行业的觥筹交错,这是一次身份、创作与现实的重新着陆。
设计师专业的孩子们终将面临转行的选择吗?学习设计的孩子们,又被培训出怎样的“批判性”性格与思维?
本期,我们邀请从时装设计转行演出品牌设计的官官,聊聊这场转型背后的故事:关于从创造“自我表达”到成为“幕后”的适应,以及如何在服务他人的庞大机器中,寻找自己新的坐标。
【本期人员】
大福:ENFP,某演出公司宣发,学传媒影视的
阿林:ENTP,就职展览公司,学景观设计的
官官:ENTP,某演出公司品牌设计,学时装设计的
【本期议题】
01:23 设计师——一个注定转行的选择
03:29 时装设计的“梦”是怎么开始的,又是怎么结束的?
08:37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极致的实用=优衣库、国内设计师品牌、shushutong
19:18 衣服服务于大众,但时装终究为有钱人服务
21:53 设计行业鄙视链,时装设计也学习建筑的结构?
25:43 技术 vs 创意:设计的灵魂究竟是什么?
29:31 学时装设计的终章就是“人情世故”
- 做品牌&做styling:做艺人styling的故事分享,艺人的自我坚持vs品牌金主的坚持
- 建筑设计专业训练出的设计师更容易“得罪人”?
- 建筑设计赋予意义,时装设计批判意义
52:36 时装设计师转行演出行业之后.....IP音乐节vs演唱会:做演唱会感觉自己就像“枪手”
1:08:04 《“自恋”设计师在演唱会庆功宴的自律法》
1:19:17 放弃成为一个大人吧!不如就做个小孩
【本期插曲】
《Elizabeth Taylor》-Taylor Swift
《少年!敢》-气运联盟
【本期提及】
shushutong、优衣库、FIT、宁艺卓
【找到我们】
节目官方weibo:洞天福地接待处
主播 大福没有馅 小红薯:废柴大福
主播 阿聆不在听weibo:阿聆有一点点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