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因为版权问题,这首歌同样只能放一周。请大家抓紧时间收听哦。 这首儿歌是我第一次上music together听到的。当时第一个印象就是,天,儿歌还可以这么唱!然后老师让家长们坐在地上,两条腿伸直。孩子们坐在家长的腿上。家长们随着节奏抖动双腿。孩子们整个身体都在感受欢快的节奏。孩子的耳朵听到歌声,两只手牵着妈妈的温暖的手,眼睛看着妈妈的眼睛,身体随着节奏上下颠簸。到最后唱“Whoa,Joe”的时候,妈妈身体向后倒下去,两条腿就自然把孩子高高举起来。孩子们被突然举高,有一点惊讶,但更多的是欢快,忍不住咯咯大笑起来。那一刻,作为家长的我就深深爱上了这首儿歌。 这首儿歌也成为了我们全家的最爱,连五音不全的爸爸都会唱呢!他唱出来的歌词常常颠四倒三,不过孩子们一点儿也不介意。儿歌主要是在传达爱和欢乐。准确不准确,已经在其次了。如果你们像我们家这样,有一个五音不全的爸爸,可千万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哦! 这首歌的动作可以千变万化。上面说到可以让孩子坐在家长腿上,这是一种。另外可以背着孩子,抱着孩子,让孩子骑在家长脖子上,或者干脆家长趴在地上让孩子骑着。如果是在外面,可以和孩子一起学马跑步。如果孩子还不会跑,可以仅仅拉着他的小手随节奏摆动。到最后“Whoa Joe”的时候,别忘了把孩子举起来哦。 歌词也是随便大家怎么改。 快快跑:节奏加快 慢慢跑:节奏减慢 快起床(我的小宝贝快起床):早上拉孩子的神器 快刷牙(我的小宝贝快刷牙):把催孩子刷牙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 现在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叫做“磨耳朵”,就是给孩子听大量的英文,包括英文儿歌,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培养语感,学习英语。最早说这个话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收到了“铁棒磨成针”的影响。一根铁棒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根针,把铁棒磨成针明显是违背了常理。可是为什么大家还是那么热衷于说这句话呢? 通过听儿歌的确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英文,但是绝对不是仅仅听听就可以做到的。孩子们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是在进行链接的过程。只有在语言和物品或者某些动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们的语言脑细胞才能和记载了那些物品或者动作信息的脑细胞进行链接。孩子学第二语言和大人学第二语言最大的区别也就在这里。大人学第二语言的时候,第二语言的文字是在和他母语建立链接。所以他们听到英语的时候,首先要在脑子里翻译成中文,才能明白。而孩子们则会把第二语言和事物建立直接链接,跳过了翻译那一步。他们其实是在用学习母语的方式学习第二语言。 所以,希望孩子通过儿歌学习英语的家长们,一定要记住这一点,简单的听没有用,必须要给孩子创建一个语言环境。这个语言环境怎么创建?和孩子们一起听,一起做动作,一起唱,一起笑,这个才是真正的秘诀所在。 把音乐写入孩子的身体里,让语言融入孩子的生活里——这才是儿歌最大的魅力所在。 还原儿歌本真,让孩子们真正从儿歌中受益,这就是我做泡泡屋儿歌最主要的目的所在。 Trot, Old Joe, Trot, Old Joe, 快快跑,快快跑 You ride better’n any horse I know. 我的小马跑得妙 Trot, Old Joe, Trot, Old Joe, 快快跑,快快跑 You’re the best horse in the country-o, 我的小马是最好 Whoa, Joe! 恢! (注:trot是小步跑的意思。Old Joe是马的名字。看起来这是一匹老马了。不过为了押韵,我只能把歌词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想法,请不吝赐教!)